產經

中國走資「史無前例」

這場俄烏戰爭,影響市場對投資中國的看法。 這場俄烏戰爭,影響市場對投資中國的看法。
這場俄烏戰爭,影響市場對投資中國的看法。
IIF指今季以來涉780億 投資者料改變睇法
港股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暴瀉,固然與內地經濟下滑、重磅中資科網股在監管大棒下盈利堪憂,以及部分中概股被美國列入「退市名單」等不利消息有關,惟一直追蹤各國金融市場資金流向的金融業組織國際金融協會(IIF)指出,被視為暗助俄羅斯的中國,其金融資產由俄烏戰事2月底爆發以來,錄得「史無前例」的資金外逃,且不排除弄得東西方劍拔弩張的東歐戰爭,改變了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的看法。
IIF統計新興市場的每日資金流後指出,本季迄今中國金融資產錄得非居民資金淨流出。該報告未有交代確實的金額,惟從相關圖表顯示推斷,估計涉額逾100億美元(逾780億港元),乃2015年之後大規模的走資,比起2019年第二季中資貿易戰重新升溫、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首次肆虐神州所觸發的走資潮都要厲害。
其他新興市場仍錄淨流入
事實上,去年下半年內地監管風暴從科網蔓延至教育產業,觸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遭「血洗」、內地房地產業「爆煲」愈演愈烈,資金仍在買中國資產,如今走勢出現逆轉,頓令人想到,這場俄烏戰爭影響資金對投資中國的看法。
不過,更令人憂慮的是,中國以外新興市場的金融資產總體而言今季以來仍然錄得資金淨流入,換言之是中國「斯人獨憔悴」,跟2015年以來,中國資產的資金淨流向要不是與其他新興市場「齊上齊落」,就是獨自享受外資淨流入的常態相反。2020年疫情開始蔓延全球,新興市場資產錄得龐大走資潮,逐日計算的3個月平均淨流出金額一度直逼15億美元,但當時中國資產只佔當中很小部分。
或因俄被制裁 急賣產籌錢
中外「中國大好友」有一句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中國資產的外資持有比率遠遠低過中國經濟佔全球經濟的比重、西方投資者對中國股債的配置太低云云。
IIF亦認為,這是中國資產過去十餘年來「歲月靜好」大致上持續錄得資金淨流入的主要原因,但2月下旬開始流出時間上實在太過巧合,就算不能斷定戰爭乃這輪走資潮的最大原因,也令人疑問,「既然外資對中國資產的配置一直都過低,為甚麼還要沽貨?」
市場對這輪走資潮的解讀,往往是西方對俄制裁會波及中國。荷蘭國際集團(ING)債券及利率策略全球主管加維(Padhraic Garvey)則表示,暫時不能判斷走資潮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不排除投資者只是出於觀望俄烏戰局,擔心制裁事件會以某種方式蔓延至中國,故沒有將從到期中國債券所回籠的資金進行再投資而已。亦有分析揣測,這種時間上的巧合,緣於俄羅斯政府被西方金融制裁,不得不沽售中國資產籌錢應急有關。
巴克萊憂全球經濟僅增3.3%
不過,戰事勢削弱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投行巴克萊將全球今年經濟增長由4.4%狠劈至3.3%,並因應戰事造成的食品和能源供給衝擊,把今年全球通脹預測從3.2%大幅調高至5.6%,跟聯儲局把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劈至遠低於通脹預測的操作如出一轍。就算戰火不至於把全球推落經濟蕭條的幽谷,通脹壓力會損害實質工資,繼而降低消費力,一眾央行也會在保持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之間進退維谷。
該行相信,歐盟受戰事的影響會大過中國和美國。曾被俄羅斯統治、立國後又險些被蘇聯吞併的芬蘭,乃歐盟成員國當中與俄經貿關係較密切的國家,過去兩周該國對俄出口金額和從俄進口金額雙雙暴瀉六成,為1991年蘇聯解體後未見,歐盟制裁俄國的影響立竿見影。
中國資產本季遭外資淨沽貨中國資產本季遭外資淨沽貨
中國資產本季遭外資淨沽貨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