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救經濟先穩樓市 撤辣時機勿再失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已逾兩年,在港府防疫再三失誤下,疫情一波比一波嚴重,重創本港零售市場。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的資料顯示,商舖租金暴瀉,其中核心商業區的商舖租值更成為重災區,若非前年底政府為非住宅物業「撤辣」,只怕今時今日舖市表現會更慘烈。刻下第5波疫情異常嚴峻,住宅樓市早已響警,頻錄大幅劈價成交。樓市既是經濟命脈,只要能「疫」市轉旺,變相能為經濟輸血。港府應吸取教訓,盡快為住宅樓市「撤辣」,透過加快樓市流轉盤活資產,協助百業度過寒冬,免得再錯失施政的關鍵時機,大劫當頭才急急補鑊,只怕屆時欲救無門!
本來,港府的如意算盤是,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前爭取兩地小通關。可當局嚴重低估了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染能力,疫情竟然在毫無準備之下入侵全城,極速擴散至一發不可收拾,小通關泡湯之餘,防疫措施更雜亂無章,折騰港人。如今港府說要待4月下旬才分階段鬆綁,只怕不少商家都無辦法再撐下去,被迫關門大吉。
事實上,觀乎差估署最新披露的數字顯示,核心商業區如銅鑼灣、尖沙咀、旺角、中環等舖位租值跌幅巨大,但其實這些租值數據尚未能反映現實慘況,皆因不少商舖無法找到長期租戶,只是靠極廉價短租維持,免得租金收入「清零」,部分就連短租客都找不到。繁華的「購物天堂」淪為「吉舖之都」,正好反映刻下香港的營商氣氛有多慘烈!
從過去一年的租值可見,舖市租務不堪入目,若非前年底港府為非住宅,即工商舖「撤辣」,釋放部分承接力入市支持民生舖位,只怕舖市更加慘淡,市場信心更加低迷。這亦再次反映港府的施政不能凡事慢幾拍,尤其經歷了五波疫情摧殘,無論是業主抑或租客實力已被嚴重透支。
樓市既關係到百業興旺,救樓市就等於救經濟,港府實宜從速「撤辣」,以激活樓市交投,帶動市場流動性,既為業主尤其中小企提供套現周轉機會,渡過難關,繼而可為打工仔保住飯碗,又能吸引海內外具實力的投資者和置業用家入市各取所好,全面刺激經濟活力。若然港府繼續漠視民意,與民為敵,連住宅樓市都陷入冰封狀態的話,影響勢必較舖市危機更廣、更深,整體經濟將更難翻身!
救樓市如救經濟,出招必須快、狠、準,絕不能再容許猶豫不決,決而不行。第5波疫情讓無數打工仔被迫停工、大小商戶空前停市,港府利用公帑派錢,救得幾多?倒不如善用政策撬動市場力量,盤活經濟,四両撥千斤。除了金融政策之外,樓市政策更是重中之重。本報多次反映,樓市辣招已經完成歷史任務,是時候全面「撤辣」。前年底救市「半撤辣」由工商舖先行,如今第5波疫情下香港百業蕭條,住宅樓市亦頻頻發出警號,市道亟待強而有力的措施提振。在此再三呼籲港府不能再等,宜從速為樓市「撤辣」,全力支持經濟復甦,還港人一線生機!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