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舖位租值喪插五成

旺角西洋菜南街至少有10多家短約租戶,吉舖數目亦相若。 旺角西洋菜南街至少有10多家短約租戶,吉舖數目亦相若。
旺角西洋菜南街至少有10多家短約租戶,吉舖數目亦相若。
疫襲兩載 旅客不來 零售悲哀 旺角重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重創本港零售市場,舖位租金連年暴瀉,尤其核心購物區最嚴重。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資料,銅鑼灣及旺角主要街道舖位租值持續向下,其中,旺角區出現多宗勁挫約50%個案。
上述兩個地區主要街道,在過去兩年多疫情爆發以來,已出現歷來最多的吉舖及短約舖,反映舖租受旅客絕迹及防疫禁聚措施拖累下,已經下跌至多年以來的低位。例如曾經獲得大型國際時裝品牌承租的旺角西洋菜街1A號百寶利商業中心商舖部分,其中地下10號及11號舖連1樓,新財政年度(2022至23年度)應課差餉租值只546萬元,較本年度(2021至22年度)的1,092萬元,大幅下跌約50%,已連跌3個年度,較該舖高峰期租值1,512萬元,更低出約64%。
銅鑼灣舖高位挫八成
事實上,旺角街舖最新租值跌幅為各核心區最大,其中,西洋菜南街51號地下5A舖,下年度租值也跌至31.8萬元,較本年度63.6萬元,挫約五成。區內如奶路臣街8A號地下連閣樓,最新租值僅219.6萬元,按年減少218.4萬元,挫幅約49.9%。
至於另一重災區銅鑼灣,雖然未有街舖租值跌達五成個案,但不少跌幅都達四成。當中曾經是全港呎租金最高的景隆街,最新租值挫幅為區內最大,其中景隆街2號地下A1號舖租值21.6萬元,按年大減14.4萬元,跌幅約40%。該舖高峰期租值曾達128.4萬元,現累挫約83%。
毗鄰B號舖年租值35.4萬元,也挫約39.8%,較高位也低約86%。至於同區記利佐治街1號,最新租值384萬元,按年雖跌約30.4%,但已較之前挫幅約51.6%明顯減少。
而區內渣甸街5至19號京華中心地庫至4樓巨舖,曾租予美國大型內衣品牌,但早於2020年初已退租交吉至今,該舖最新租值約5,580萬元,按年再跌1,692萬元,挫幅約23.3%,較2017至18年度的租值逾1.49億元,低約63%。
民生區穩 元朗舖升9%
另一邊廂,同樣受累於零旅客的上水及元朗區,街舖最新租值跌幅相對較細,一般跌幅只有約5至10%,其中龍琛路76號地下,下年度租值約148.8萬元,按年跌約10.1%。元朗個別街道舖位租值更錄得升幅,如教育路46號及50號兩個地舖,最新租值同樣由136.8萬元,調升至150萬元,升幅約9.6%。
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指出,零售核心區沒有內地個人遊及海外遊客支持下,原先的奢侈品及化妝品店有收縮無擴充,租客轉為口罩、手機配件等民生商戶或短租為主,這類租客付租能力較低,很多業主會向差估署反映實際租務收益狀況,以降低差餉水平。反觀元朗等民生地區並非依靠旅客生意,疫情封關對其打擊未必太大,舖位空置率遠較市區為低,租金走勢相對穩定。
他續稱,有關租值數據尚未反映第5波疫情帶來的影響,新一輪疫情擴散速度很快,不少店舖暫停營業,對租金傷害很大,但相信舖位市場最黑暗日子已經出現,展望下月政府逐步放寬社交限制等,冀能幫助舖位租務市場逐步回復正常。
銅鑼灣景隆街舖位呎租曾經是本港最貴。銅鑼灣景隆街舖位呎租曾經是本港最貴。
銅鑼灣景隆街舖位呎租曾經是本港最貴。
核心區舖位冧租個案核心區舖位冧租個案
核心區舖位冧租個案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