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貿易順差今年恐銳減65%

內地的抗疫措施或影響港口營運。 內地的抗疫措施或影響港口營運。
內地的抗疫措施或影響港口營運。
外界憂慮內地疫情蔓延下將有更多城市經濟活動受到影響,對中國經濟造成極具破壞性的衝擊。野村指,官方雖已強調防疫需盡量減少對經濟經響,但不代表當局現階段會退出「動態清零」政策,對外貿易強勢亦可能受壓。另有外媒分析預期,今年中國貿易順差恐按年銳減近65%。
野村料GDP增長難達標
野村最新的研究報告維持內地明年3月前不會退出「動態清零」政策的預測,隨着防疫政策涉及的成本愈來愈高,相對效益愈來愈少,預期內地今年官方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5%的要求難達標。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日前亦指,即使中國今年首兩個月經濟數據向好,為中國人民銀行預留貨幣政策空間,但經濟下行風險正在積壓。
據ING估計,深圳封城措施可能影響到海運港口營運。值得留意是,一旦北部城市的疫情擴散,恐更具破壞性,因當地城市的港口更多牽涉重工業製造。
中國每年在貨物貿易上享巨額順差,使經常帳長期有盈餘,但基於大宗商品價格高企,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報告估計,今年中國貿易順差將縮窄。按上周一國際油價的基準情景下,料中國今年貿易順差較此前預測降低85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0.5%;極端情景即油價飆升至每桶180美元,中國貿易順差佔GDP比例料至少減兩個百分點,導致經常帳戶順差接近零。
外媒引用澳新銀行數據料中國今年貿易順差或收縮至2,380億美元,為去年高峰6,760億美元的35%。該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王蕊稱,戰爭或導致全球經濟廣泛放緩,尤其是歐洲。歐盟是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若歐盟GDP每降一個百分點,中國出口總額增長預測亦降0.3個百分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