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俄烏開戰勢礙中國能源進口

郭樹清重申,內地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郭樹清重申,內地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郭樹清重申,內地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俄羅斯及烏克蘭開戰硝煙四起,分析普遍相信,已決定把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設於5.5%的中國,其金融與外貿市場所受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但間接風險可能較複雜,尤其是有指中國債券可能讓俄羅斯避開制裁,引起美國戒心在所難免,地緣政治擔憂恐蔓延至中國市場。
對經濟金融影響尚待觀察
即使中方從未挺身支持俄方,但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明言,美歐對俄羅斯金融制裁不斷,中國不贊成及不會參與金融制裁。國際制裁俄羅斯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影響,目前尚不明顯,有待觀察,但總體上也不會太大,因內地經濟和金融都非常穩健,韌性很強。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相信,以中國經濟規模較大,在貿易和金融市場受俄烏衝突的直接影響相對較小,只是中國作為能源淨進口國,特別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自2019年後顯著增加,東歐戰事對中國最直接的影響是天然氣價格上漲或是從俄羅斯進口能源的可能受阻。
高盛亦指,貿易被視為中俄兩國最重要的經濟聯繫,雖然俄國佔去年中國整體進出口比重僅約2至3%,但中國在俄國整體進出口佔比就相當高,2020年於俄國出口和進口的佔比分別為15%和24%。若俄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隨禁令和限制收緊而下行,中俄貿易規模有機會增長,意味中國加碼從俄國進口大宗商品,俄國則增加從中國進口的工業製成品。
華首兩月外貿增速或放緩
值得留意是,中國海關總署今日會披露內地今年首兩個月的外貿數據。綜合多家機構預測,隨着歐美國家放寬疫情防控,供應鏈逐步修復,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以美元計,中國首兩個月出口按年增速料放緩至15%,受農曆新年假期拖累,首兩個月進口按年增速亦降至16.5%,增速比去年12月均明顯放緩,或分別創下2020年10月和12月以來低位。
此外,由美國前朝特朗普政府於2018年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多輪關稅,按《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原則上實施後4年,即今年開始分批失效,除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其有效性及結果進行檢討。
惟現實是中美關係低迷下,該辦公室已向外媒確認有需要進行檢討,換言之,中美貿易戰的關稅不會自動失效。分析指,即使早前有跨黨派的國會議員要求豁免部分中國貨的關稅,現屆拜登政府很難撤銷,否則中方可以覺得貿易協議買美國貨的承諾未完成也能過關。
為保障經濟穩定,內地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準備加碼8.4%至26.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財政赤字為3.37萬億元,或GDP的2.8%,實數與相對GDP比率都低過去年。擬安排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額度則為3.65萬億元,跟去年一樣。
各方點睇俄烏戰爭對中國影響各方點睇俄烏戰爭對中國影響
各方點睇俄烏戰爭對中國影響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