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變戰雲接連來 香港經濟有排哀
古有春雨貴如油,如今春雨惹人愁!香港第5波疫情愈演愈烈,廢官做事慢幾拍,檢測與隔離治療依然滯後,病毒不斷擴散,變相要香港關門三分一個年頭,百業清零,人財兩失,怎不叫人愁?外部方面,內地經濟正在吹淡風,冷不防俄烏真的開戰,西方嚴厲制裁陸續有來,變相啟動全球進入「世界經濟大戰」模式,勢必激化通脹,環球金融持續大幅動盪,國際供應鏈與經貿活動大混亂,正逐步走向大蕭條。香港經濟身處崩潰邊緣,一旦樓價大冧,只怕今次翻身無望!
眼前香港的處境,可謂回歸以來最糟糕。2018年中美開打貿易戰以來,香港承擔着從未有過的地緣政治風險;2019年黑暴禍港,本土經濟元氣大傷,人心散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持續至今已是第5波,也是最嚴峻的一波,苦不見盡頭。
奈何外部形勢更日趨嚴峻。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的同時,美國通脹升至近40年新高,3月聯儲局啟動加息周期已無懸念,意味利息成本趨升。防疫政策下企業與個人的收入已被「暴力」切斷,一旦聯儲局要猛烈加息,港元聯匯制度下港息遲早要跟升,變相就成為企業與個人的「催命符」。
屋漏兼逢連夜雨,俄烏動武,令香港經濟驟然間承受三方面衝擊。首先,國際地緣政治風險急升溫,資金亂竄,金股匯、商品市場動盪,香港金融必當災。其次是,西方對俄國作出制裁,影響全球供應鏈,尤其是烏克蘭是歐洲「糧倉」和天然氣運輸管道樞紐,失此後援足讓歐洲經濟快速陷入衰退,而美國的通脹亦會來得更猛烈。歐美經濟齊響警,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不可能無損傷,資金「乾塘」,連帶出口貿易都會受到影響。此外,國際供應鏈持續緊張,物價上升,將激化香港的進口通脹,市民企業收入減少卻要捱貴貨,民生經濟無寧日。
難怪近兩年,內地一直強調要理順「內循環」,看來也是早料到世界強國博弈下,全球化、國際經貿趨萎縮,取而代之是地區性的經貿連繫,配合新經濟發展和加大開放金融市場,實現「雙循環」大戰略。也許,未來香港也得放下「國際都會」的身段,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地區性經貿發展。
惟要依從這個方向,須建基於香港內部穩定。股市受外圍影響較大,難以控制,可樓市既是相對可控,又是十分重要的穩定元素,畢竟物業是香港人的主要資產,穩得住樓價,香港經濟衰極有個譜。偏偏近次政府公布的財政預算案,當局尚未肯為樓市「撤辣」,業主與租客攬炒,一旦金融市場進一步迅速惡化,加大走資壓力和港元匯率波動,錯過為樓市補底的機會,樓價拾級而下並引發連鎖反應,足以讓港經濟打入十八層地獄,那地區性經貿發展又能從何說起?
也許,鳥獸散,燦爛歸於平淡,特區之位終消失,甚或併入深圳,恐怕是香港的宿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