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點評:企業策略影響投資回報

公司拜訪是基金經理工作重要的一環,每年隨時有超過一半日子在跟不同公司的管理層開會,藉此了解公司的競爭優勢、機會與困難和行業的情況。在這過程中,見證過不少公司的成功和失敗,也遇到過不少值得思考的問題。以下分享兩個基金經理會考慮的典型問題。
投資者追求回報,同時間也會轉移此壓力予公司管理層,希望公司能用最少資本(包括借貸)來達致最大盈利。從字面上,這要求合情合理,但事實上,世界沒有免費午餐,一得必有一失。如公司盲目地追求投資回報率,結果可能事與願違。
應重視長遠競爭能力
其中一個增加投資回報率的方法,便是把生產外判給其他公司,自己專注於品牌、營銷和其他價值相對較高的業務。筆記本電腦公司的想法也是大同小異,把生產業務外判給台灣公司。當台灣公司有能力設計筆記本電腦時,客戶也樂於把設計外判,藉此再減成本,把回報率推高。
但問題是,設計和科研有一定關係,連設計也外判後,筆記本電腦公司的科研能力也慢慢被弱化。到最後大部分筆記本電腦公司的電腦也都依賴台灣設計和製造,結果除少數有科研能力的公司所推出的筆記本電腦較特別外,市面上的筆記本電腦大多分別不大,直接影響公司對其產品的定價能力。結論是,公司不應為提高短期投資回報,而放棄其長遠競爭優勢。
應該投資於有先發優勢還是後發優勢的公司?先發優勢便是先於競爭對手推出產品或服務,希望早着先機獲取市場佔有率,更能早於競爭對手獲得更多經驗,從而把成本壓低,減少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後發優勢便是不停地從競爭對手中學習,減少「交學費」,從而保留資源,希望能藉此把競爭對手打敗。
先發優勢非成功關鍵
此兩策略孰優孰劣?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更加重要的是「常識」和「常理」。如「經濟規模」或「網絡效應」明顯的行業,先發絕對是優勢。不過,先發不一定代表成功,還要看公司有多願意不斷投資來保持先發優勢,從而比競爭對手更快達致成本效益或網絡規模,使對手難以與之競爭。反之,一些別人易於模仿的產品或服務,後發可能是一個更好的策略。
然而,不論先發或後發,其實最好的競爭方法是新產品或服務包含別人難以模仿的技術或方法。例如早期在互聯網上找資料,普遍都會使用雅虎的服務,但最後卻被其他技術佔優的搜尋引擎所打敗,雅虎被取代就是一個典型的研發和技術取勝的案例。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並非投資建議)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