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拜登為選票打印太經貿戰

由拜登領導的美國,重建經濟秩序的戰役注定荊棘滿途。 由拜登領導的美國,重建經濟秩序的戰役注定荊棘滿途。
由拜登領導的美國,重建經濟秩序的戰役注定荊棘滿途。
將披露「新秩序」細節 籲華履行首階段貿協
中美角力在虎年伊始未見緩和,美方揚言數周內公布構建印太區經濟框架詳情,同時呼籲中國履行首階段貿易協議。有白宮高級顧問透露,總統拜登需因應11月國會中期選舉而調整經濟策略,會大力宣揚擴大自家供應鏈。與此同時,美國「盟友」英國亦表明「重返印太」,與南韓簽訂半導體合作協議,足見區內將成為大國角力場。不過,美國欲與華「脫鈎」代價不菲,單是更換電訊設備的成本已遠超預期,意味這場試圖重建經濟秩序的戰役絕不易打。
外媒報道,拜登正準備公布首項廣泛的印太區經濟框架,以對抗中國的影響力,預計未來幾周披露細節,目的是借助新框架與亞太友好國家在數碼貿易、供應鏈和綠色技術等議題上,有更緊密的合作。多位經濟學家、外交官和貿易專家認為,美國想聯合多個亞洲經濟體,達成為商業和新技術制訂參與規範的有效協議,是一場建立經濟新秩序的戰役。
料構建一系列個別協議
然而,這場戰役注定荊棘滿途,原因在於拜登備受美國國內勞工團體壓力,憂慮任何協定將犧牲本土職位和製造業,故預料拜登不會向貿易夥伴提供關稅減免和其他傳統的市場開放政策。不過,開放市場正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想要的,尤其尋求外銷更多農業和製造業產品。一些外交官和經濟學家也認為,若無市場開放措施,該框架只會淪為美國和富裕盟友,例如日本、澳紐和新加坡的另一個經濟俱樂部。因此,拜登政府傾向中間落墨,擬構建一系列個別協議,印太諸國可以挑選出來簽署。
除經濟戰難打外,還有貿易戰。美國官員周一呼籲中國採取「具體行動」,兌現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2020年和2021年加碼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承諾。有美國官員稱,拜登政府對中國正逐漸失去耐性,因中國近幾個月未展現有意縮減採購差額的「真實迹象」。
美國政府周二將發布全年貿易數據,市場估計會顯示中國在增購美國農產品和工業製品、能源和服務上,與承諾有巨大落差,恐僅達標60%左右。
美電訊商申436億補償
誠然,即使美國政府失去耐性,也不代表能做甚麼,因為代價難以承受,例如近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證實,美國電訊商在今年1月28日補償款申請日到期前,合共向其提出了大約56億美元(約436億港元)的申請金額,用於「拆除和替換」現有的華為和中興通訊(00763)產品。此前官方僅估計共花費約18億美元,意味着這場「國安戰役」高出預算兩倍多。
不過,拜登目前騎虎難下,因距離11月中期選舉日子漸近,面對通脹飆升、供應鏈陷瓶頸,以及新冠病毒確診再次激增,其高級顧問坦言需要為如何重整經濟施政而獻計,冀挽回民望。據悉,拜登選擇宣揚擴大經濟生產能力,印太區經濟框架是一部分,暫未採用由財長耶倫提出的「現代供給側經濟學」,即政府應干預私營部門未能充分解決的經濟領域。
與此同時,英國亦表明希望利用脫歐的機會,與整個印太區經濟增長較迅速的經濟體建立更堅實的關係,國策上會向區內傾斜,最新與南韓簽署協議,強化受疫情衝擊的半導體等關鍵產品供應鏈。
東南亞國家進口中國貨物激增東南亞國家進口中國貨物激增
東南亞國家進口中國貨物激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