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剖析:供需不均 油價或越百關

今年石油庫存量仍處偏低水平。 今年石油庫存量仍處偏低水平。
今年石油庫存量仍處偏低水平。
去年油價飆升過後,今年初石油庫存量很可能會低於5年平均水平,而歐洲及亞洲的天然氣價格亦可能遠高於長遠正常水平。除非伊朗石油產量大幅回升或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旅遊限制讓需求出現明顯變化,否則石油庫存量仍將維持在低位水平,而油價亦有可能於今年突破每桶100美元關口。事實上,若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國(OPEC+)持續未能達成產量目標,原油市場會出現明顯上漲亦不足為奇。
若以環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預測為基礎,預料石油需求將於今年增至日均達一億桶,較去年每天平均增加350萬桶,並遠高於2019年日均9,827萬桶的水平。
歐亞氣價貴 料轉用石油
天然氣用家轉向使用石油,將為石油需求帶來額外增長。歐洲及亞洲的天然氣價格之高,足以讓人選擇轉換能源,預料這些地區的需求增長將介乎日均20萬至100萬桶之間。在美國,天然氣價格需要翻倍才值得考慮轉向石油,因此當地的石油需求預料不會因轉換能源而出現任何額外增加。
鑑於目前環球供應鏈存在的問題,航空貨運增加或會成為另一額外需求來源,但相關前景難以預測,因此並未計入需求假設當中。若事實證明需求假設正確,今年的石油供應量將至少需要日均額外增加350萬桶。這些供應很可能會來自OPEC、俄羅斯及美國,當中以來自OPEC的可能性最大。
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導致的需求暴跌,促使2020年石油減產約日均1,000萬桶,而OPEC+本周會議過後,仍維持日均40萬桶的幅度增加每月產量,並將持續至2022年9月,屆時各國將達到各自基線水平。若OPEC產量只能恢復至疫情前的平均產量水平,而非基線水平,產出只會按日均120萬桶的幅度增加,這將較所需的新增供應量少約230萬桶,將而有可能導致原油價格上升。
美國方面,疫情前產量最高達到日均1,300萬桶,目前為日均1,130萬桶。過去幾年,投資者要求提升股東回報及對氣候變化因素的考量成為了關注焦點,因而讓資本受到明顯限制。投資不足的情況,意味日均產量可能只增加約100萬桶,至1,230萬桶。
潛在增產規模繫於伊朗
展望今年,石油需求或會面臨3大風險因素,首先,若新冠肺炎疫情再度令旅遊受到干擾,各國或會重新實施大範圍的人員流動限制;其次,短期價格飆升或會導致需求下降;最後,供應鏈問題導致增長疲弱。
供應方面,最大風險來自伊朗。若該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出現明顯改善,伊朗或可以日均約200萬桶的幅度增加產量。雖然實際的增產速度及數量仍是未知之數,但考慮到潛在增產規模,以及目前市場假設伊朗在今年的供應很可能會受限,價格或可受到重大影響,伊朗供應增加將可導致今年的石油儲備轉為大幅盈餘。
美國在供應方面的選擇有限,但最有效的方式是轉變其能源政策,鼓勵美國提高石油產量。然而,經過去年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後,這似乎不太可能。
施羅德投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