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主播營銷被封勢殃及品牌商

市監局等7部門要求完善直播帶貨等標準。 市監局等7部門要求完善直播帶貨等標準。
市監局等7部門要求完善直播帶貨等標準。
近年直播電商新業態迅速進入強監管周期,內地直播電商巔峰能否重臨仍屬未知數,尤其是流量過度集中導致個別聲名大噪的主播緊握定價話語權,早已招人話柄。惟分析料品牌商、零售商與主播的關係未必重新洗牌。
自去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7部門聯合發布《網路直播營銷管理辦法(試行)》,全面規範直播電商的准入、內容、審核、監管細則,不同參與角色如直播平台、入駐商家、主播以至機構等,都已設置規定。去年12月更有知名網絡主播薇婭(網名)因逃稅處以罰款,同時暫停直播,惟業界更關注薇婭的流量去向。
據內地券商東吳證券數據,不難看出抖音整體成交額在薇婭停播之後沒有顯著增長。薇婭的流量也不太可能流向快手(01024),因主播直播帶貨的標籤通常是全網最低價,部分用戶正為折扣而來,而抖音、快手則屬內容平台,故市場人士判斷,薇婭的流量仍留在淘寶直播體系,並未外流。
阿里影響微 快手恐受創
富瑞亦發表報告指,品牌商在阿里巴巴(09988)生態系統中擁有多個分銷渠道,阿里公告顯示,截至2021財年淘寶直播電商成交總額(GMV)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僅佔阿里平台比重6.7%,相反對快手影響可能較大。估計6大家族的GMV貢獻將變得分散,6大家族意指6個核心主播群體的成員粉絲排名。
事實上,撇除超級主播直播帶貨,時下直播電商還有商家自播的形式,即商家用自己品牌或店舖帳戶持續直播帶貨,比起超級主播直播帶貨,雖可節省佣金,但叫座力方面亦自然會減低。專家認為,商家自播和網紅直播分別有不同出發點,前者視自播為另一個品牌互動窗口,並不追求效率;後者着重流量和帶貨效率,亦可視作消費者的代言人,為消費者與品牌商家議價。
稅負成本或轉嫁至商家
內媒評論認為,頂尖主播這種議價優勢是行業特性,不會因薇婭事件消失而改變。對於名氣主播來說,稅負成本甚至可能轉移到品牌商家身上,所以品牌商家不會因網紅主播被封而高興。換言之,品牌商家地位仍難一時逆轉。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