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內地勞動力市場呈分化

內地減少招聘的企業佔比有所增加。 內地減少招聘的企業佔比有所增加。
內地減少招聘的企業佔比有所增加。
瑞銀於去年12月9日至23日,對內地78座城市的201家企業進行了一項勞動力市場調查,從企業角度了解勞動力市場條件和預期。然而,由於部分地區出現Omicron變種病毒疫情,多地於今月進一步收緊防疫限制措施,這可能對消費者預期造成一定影響,並未充分體現在是次調查結果中。
上述調查結果顯示,復工步伐與去年可能大致相當。44%的受訪企業認為今年農曆新年不回家的員工佔比基本與去年相同,31%的受訪企業預計不回家的員工比例會增加,20%預計下降。因此,48%受訪企業預計節後的復工時間和去年幾乎一樣,而預計會提早復工的企業佔24%,而預計會更遲復工的企業佔22%。整體而言,企業預計節後復工步伐與去年調查相比不會有明顯變化。
然而,內地勞動力市場呈弱。雖然42%的受訪企業表示去年第四季企業招聘錄得按季增加,與上期調查的41%相若,但減少招聘的受訪企業佔比從之前的5%升至13%。因此,表示增加招聘的受訪企業淨佔比降至29%。儘管與招聘相比跌幅更溫和,表示月薪錄得按季漲幅的受訪企業佔比也較第三季有所下滑,同時認為招工難有所緩解的企業淨佔比由第三季的24%降低至13%。從行業看,建築業招聘從較疲弱的第三季反彈,而製造業和服務業中表示招聘按季增加的企業均有所減少。
監管政策收緊壓力仍存
監管政策收緊對就業的影響持續,而缺電影響基本結束。當被問及監管政策收緊對年輕人在新興服務行業就業的影響時,10%的受訪企業表示存在大規模裁員,36%認為存在一些裁員現象、但不嚴重,比例雖均略低於第三季調查的分別11%和44%,但說明監管政策收緊的壓力持續存在。
另外,43%受訪企業指之前曾受缺電影響,而在去年12月已恢復正常生產。32%企業表示存在缺電的負面影響,不過,只有5%認為每周平均工作時數縮短30%以上。考慮到能源需求季節性回落、房地產轉弱,以及新的年度能源雙控目標應會更容易實現,預計今年第一季缺電問題將基本消退。
45%企業擬增聘 15%唱反調
勞動力市場預期有所分化,說明存在一定韌性。平均而言,受訪企業表示員工數量相當於其用工需求的57%,存在較大改善空間。45%受訪者預計今年首季招聘較上季增加,比例高於上次調查的38%,預計招聘會減少的受訪企業佔比則由6%升至15%,意味市場預期有一定韌性、且存在分化。至於預計月薪上漲的受訪企業由38%升至46%,預計月薪下降的受訪企業佔比則由3%微升至5%。
若分行業看,建築業和製造業招聘勢頭與去年第三季相比基本持平,而鑑於房地產活動下跌,這略出乎意料;服務業招聘勢頭則溫和走弱,可能是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限制更為嚴格。
今季防疫限制措施和勞動力市場疲弱料將抑制消費,在農曆新年和冬季奧運會前後,政府可能延續,甚至收緊防疫措施。儘管調查顯示居民出行意願較強,但實際出行和線下活動可能差過調查結果。防疫措施偏緊將持續抑制服務業就業,而房地產活動繼續減弱可能拖累建築業活動。
即使官方失業率略高於2017至2018年同期水平、比2019年稍低,但該數據可能未完全反映離開城市的農民工數量變化。服務業和建築業活動低迷,可能抑制居民收入增長和整體消費。
防疫或放寬 利好服務業
可以預期,由第二季起,經濟增長改善及防疫措施放鬆應會帶動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反彈。內地「動態清零」政策料於下季不變、邊境維持嚴格管控,但防疫措施將顯著放鬆,主要體現在減少地方層層加碼、減少額外的隔離要求和對地區間出行的限制政策等,這也將受惠於加強針接種進一步推進、全球其他地區確診病例數量見頂。
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出行意願強烈、但主要受制於防疫限制措施,即若今後防疫限制措施放鬆,被抑制的需求可能得以釋放,這應有助於提振消費活動和相關就業。
另外,預計本季政策支持將推動房地產活動企穩,下季開始改善,同時未來幾個月基建投資轉強。受惠於此,建築業活動和相關就業也將企穩回升。隨着防疫限制措施放鬆、經濟與勞動力市場改善,下季起總體消費將反彈,尤其是服務業。
瑞銀投資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汪濤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