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美國漸陷入滯脹困局

消費者在疫情下大量網購,加劇供應鏈壓力。 消費者在疫情下大量網購,加劇供應鏈壓力。
消費者在疫情下大量網購,加劇供應鏈壓力。
新冠肺炎變種病毒帶來持續干擾,加上央行試圖將通脹維持在可控水平,滯脹風險正在增加。美國通脹在去年底升至自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上升7%,雖然這些數字屬意料之內,惟對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的壓力可謂有增無減。
參照最新公布的通脹數據,商品價格上漲是讓年度消費物價指數這項通脹指標向上的原因之一。不過,更讓人憂慮的是,食品及能源除外的核心通脹按年增長5.5%,是自1991年以來最高。從上月情況可見,雖然能源價格稍為緩和通脹情況,但有別於之前的經濟周期,整體通脹已不足以因此回落,需要核心通脹壓力同樣得到紓緩才有效果。核心通脹壓力跟疫情所引致的供應鏈問題有着密切的關係,這意味着零售商遇到無法應付需求增長的情況,因而需要提高價格應對。
變種病毒再襲供應鏈
例如消費者在疫情下無法享受服務,繼而轉為在網上購物。這種消費模式的改變,在人們為了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導致的二手及新車價格急升亦可見一斑。近日的調查顯示,在Omicron變種病毒出現前,供應鏈瓶頸問題本有緩和迹象,例如在採購經理指數調查中,運送時間及企業支付的價格已開始回落。與此同時,反映環球供應鏈壓力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指數雖然處於高位,但普遍於上月已有見頂迹象。
不過,上述走勢似乎將在短期內因為快速傳播的Omicron變種病毒而受到干擾。由於勞動人口或須被迫隔離,供應鏈再次遭到新一輪壓力。聯邦快遞已就運送可能出現延誤發出警告,而在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等待泊岸卸貨的船隻亦已再度增加。據估計,每10名港口工人當中,便有一人因為疫情的關係而缺勤。
在過去一年,內地的出口貨運量升至有紀錄以來高位,當中又以近月出口至美國的貨量特別強勁,協助當地解決急增的需求。若供應方因為變種病毒而受到干擾,有可能導致美國乃至全球走向滯脹,意味通脹將在增長放緩之際持續升溫。
樓市升溫勢加劇通脹
另外,由於出行及服務行業消費因變種病毒而受限,消費者的購買力進一步轉向貨品,繼而讓供求失衡情況加劇,通脹升溫的情況亦因此延長。最新的通脹數據清晰地反映出核心物價的升幅加快,或許讓人更憂慮的是隱性服務價格升幅,這主要受房屋市場所帶動,而且傾向是周期性的上升。佔整體消費物價指數近三分之一的住屋成本,於去年內上升4.1%,是自2007年樓市泡沫爆破前以來最高。在按揭利率偏低的支持下,樓市明顯向好,這亦意味通脹正在加深。
由此可見,即使整體通脹有可能降溫,核心通脹亦似乎將於今季內持續向上發展,待變種病毒的影響逐步消退,供應鏈及勞動人口短缺問題將於稍後時間緩和,價格亦將相應回落。
目前而言,由財政政策帶來的刺激將會消退,加上美國總統拜登的「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 計劃仍有待國會通過進一步的支持方案,相信不太可能會出現額外提振措施,預期供求最終將因此達致較佳的平衡,通脹將隨之緩和。不過,由於變種病毒的持續影響,以及聯儲局加大力度遏止通脹,走向滯脹似乎是現時較迫切的風險。
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及策略師 Keith Wade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