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財庫局:暫不宜徵資本增值股息稅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工作人員早前訪問香港後於上周四公布代表團總結,文中提到,IMF認為以本港人口急速老化預期開支壓力上升,中期而言有必要進行全面的稅制改革,惟回顧過去10年相同文件,本次建議之一「當局亦可考慮推出資本增值稅及股息稅」實屬首見。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現階段並不適宜引進新稅項。
財庫局謂,港府會維持簡單及低稅率的稅制,以提供有利環境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勞動人口參與率。儘管去年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調高30%,至0.13%,由於應對疫情和恢復經濟是目前的工作重點,現階段並不是引進新稅項的適當時候,惟開徵新稅前會進行相關研究和準備工作,以期在適當時候促進深入討論和凝聚共識。
學者憂收稅得不償失
資本增值稅和股息稅未必會顯著損害股市作為資產的吸引力,惟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問題是收稅前需要權衡利弊、切合一個經濟體的歷史和特點。港股市值大於人口更多且同屬國際金融中心的英國,有別於很多經濟體股市與本地生產總值(GDP)規模相若;資產管理規模4.5萬億美元,已是GDP很多倍,印證本港金融業很多資金不是來自本地的經濟活動,若開徵資本增值稅和股息稅,「咁點解仲要將錢泊喺香港,豈非得不償失?」
更重要的是,資產管理業雖然很多錢不是來自香港,可是本港單從管理費已經賺取很可觀的收益,造就金融業成為本港經濟支柱,從業員人均生產遠超其他工種。只向港人徵收是可以,但勢必引起強烈反彈,左右為難,而且實際產生的稅收勢不會很多。
可拓科技改善經濟結構
麥萃才續稱,擴闊稅基另一個主要辦法是消費稅,以市民總有衣食住行的開支,這樣抽稅不但更符成本效益,也會較穩定,問題是旅遊業也是香港經濟命脈。所以歸根究柢,改善經濟結構更加重要,尤其是發展科技行業,「做大啲個餅」。
另邊廂,新加坡財政部長黃循財早前曾表明,密切注視貧富差距加劇,政府正研究擴闊針對財富徵稅的選項。市場注視當局下月18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會否出招增加政府收入去為抗疫刺激政策「埋單」。
券商美銀估計,新加坡應該會忍一忍手,而且以當前通脹升溫和財政收入理想,把商品服務稅率從7%,提高到9%應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才做。惟該行相信,以金融資產易於遷移,新加坡之後針對財富的稅項應該是提高物業稅和汽車稅(對應課稅金額較高者),或引入遺產稅。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