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貧者愈貧:失業大軍增 全球料逾兩億

疫情令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影響勞工市場。 疫情令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影響勞工市場。
疫情令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影響勞工市場。
疫情累臨時工佔比升 東南亞勞動市場嚴峻
新冠肺炎疫情禍延兩年,不僅屢次打亂全球經濟復甦步伐,還將持續對勞動市場帶來威脅,形成「貧者愈貧」。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預期,今年全球失業人數將達2.07億,失業大軍將比2019年的1.86億,多出2,100萬人,同時悲觀地認為明年勞工市場仍然疲弱。即使有工開,也有一定比例屬「臨時工」,意味保障不足,隨時影響未來融入職場的機會。
ILO公布的《2022年全球就業與社會展望》報告預測,全球就業市場復甦時間將比預期長,料今年工作時間減少,以每周工作48小時計算,相當於損失約5,200萬個全職職位,即使明年情況或稍為好轉,亦料將缺少約2,700萬個全職職位。不過,相比去年減少1.25億個「飯碗」,前年則丟掉2.58億個,意味最壞情況已見。
大量女性未重投職場
目前ILO預期,今年的全球就業率約59.3%,比2019年下降一個百分點。然而,性別間的就業速度存在差異,有大量女性至今還未重投勞動力市場,她們被迫留在家中照顧因學校停課的孩子,或生病的家人,從事無收入的工作。在中高收入國家,女性就業率料比2019年低1.8個百分點;男性則低1.6個百分點。不過,ILO指這不合比例的差距在未來數年將會收窄,惟仍與疫前有別,令人憂慮疫情為職場的性別差距帶來長遠負面影響。
宏觀來看,全球勞工市場均未能恢復至疫前水平,且國家間的復甦步伐不一,料明年歐洲及太平洋地區能最接近全面恢復;相反,拉丁美洲、加勒比及東南亞地區勞動力市場危機將仍然嚴峻。整體而言,全球勞動市場前景比上一次ILO的預期為差,主因是疫情反覆,特別是變種病毒Omicron的出現,使市場復甦緩慢,並為前景帶來不確定性。ILO秘書長Guy Ryder直言,勞動力市場復甦放緩背後有多種原因,若疫情未見改善,不排除再下調就業預測。
供應鏈危機影響就業
報告顯示,勞動市場復甦緩慢將對經濟帶來長期負面影響,發展中經濟體承受的打擊尤其嚴重,特別是依賴勞動力密集的出口產品。另外,依賴旅遊業的經濟體亦因多國關閉邊境而損失慘重。在供應鏈方面,市場需求轉變、網上服務增長、貿易成本高昂及疫情產生的勞工供應緊張,造成製造業瓶頸,持續的供應鏈危機對營商環境增添不確定性,可能會重塑各地供應鏈角色,影響當地就業。
此外,多個國家因疫情而關閉學校或其他學習場所,將削弱學生的學習效能。長遠而言,沒有資源接受網上教學的學生,未來的就業機會顯然變得負面,拉大貧富差距。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就業市場充斥着「臨時工」,在中低收入國家,逾三分之一就業是暫時性工作;高收入國則佔15%。ILO指,這現象長遠不利勞工,主因這類型工作只會為職位及收入帶來更大不確定性,且這類員工較難獲得社會保障,失業機會亦較大。
Ryder指,若勞動力市場在各方面沒有廣泛復甦,即意味並無真正復甦過,想確保市場能持續改善,需保持以下原則,包括確保勞工的安全和健康、平等、社會保障及社會間的對話。
ILO估計全球失業人口變化ILO估計全球失業人口變化
ILO估計全球失業人口變化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