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濟三重壓力 穩信心全面抗逆
在變種病毒疫情未散,以及內部經濟整改的後遺症影響之下,中國經濟正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以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今年低處開局已是不爭的事實。可是面對全球「疫」變,內地並無法獨善其身,除了做好防疫,加強調節財政及貨幣政策力度為經濟補底,透過持續推動改革開放外,打好這場圍繞內地經濟的信心保衞戰,更是重中之重。
觀乎內地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第四季增長為2020年次季以來新低,不少分析都因應最新形勢向下修訂經濟增長預測,全年增長「保五」已成重要任務。無奈如今距離農曆新年不到半個月,全國在應對疫情「清零」政策下,人口和貨物流動大受影響,節日消費氣氛大打折扣,只怕首季經濟無可避免會繼續尋底。如何穩定內、外信心成為當局最迫切的事情。
事實上,一地的經濟前景,信心十分之重要,這既關係到消費意欲,亦關係到企業資本投入規劃,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適時調控各項政策,穩定市場預期,是今年當局施政的最大挑戰,必要設法消除圍繞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否則後患無窮。
那到底目前是否大舉放水救市的契機?這得看清眼前世界所處的百年變局。如今中美博弈,通脹威脅正迫使美國聯儲局年內將提早加息,甚至縮減資產負債表收水,全球市場流動性由鬆轉緊的劇變,基本上已成預設劇本。美國資本泡沫面臨爆破,只等待觸發點的出現。
對拜登政府而言,今年末季的國會中期選舉十分重要,但如今距之還有好一段時間,上半年是寧願見到市場有序調整,都不願等到下半年才迎來世紀爆泡,影響國民對其施政評價和選情。如是者,年內美國市場的潛在風險外溢既可以預期,此刻任內地如何催谷經濟,只怕逆水推舟,難有理想效果。
這是至今內地當局並未有進行過激放水措施的原因。昨傳來中國人民銀行下調中期借貸便利及逆回購利率,變相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但始終沒急於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甚至減息。畢竟如今政策首重「穩」字,大力刺激催谷增長的空間,得留待應對外圍波動的威脅。
大局如斯,穩定市場預期,避免出現非理性的趨勢性下滑,成施政重點,這得在需求端着手。近年的雷厲整改下,教育、房地產及互聯網等就業職位流失,民營科技巨企成反壟斷對象,國資進入民企風潮打擊私有資本運作,風險操作出現退潮,企業家變得保守,長期下去,誠然難為經濟給力。故得適時優化整改措施,發揮市場潛力,以維持內、外對內地經濟長期向好的這團「火」。其中一個施政方向,乃引導資金進入金融市場,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並藉財富效應來有力帶動消費和投資意欲,以起四両撥千斤之效。
經濟起落本是正常事,眼前景象說明內地不會再行過去「四萬億」救市的老路,取而代之是引導經濟逐步轉向市場化,實現高質量發展,能登上國際資本大舞台,始有條件在疫後世界新秩序中,鞏固在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