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外貿豐收顯實力 全球復甦看中國

在中美博弈、疫情反覆及國際供應鏈大混亂下,去年中國對外貿易仍能大豐收,進出口規模再創新高,足顯經濟實力與韌性。展望今年,Omicron變種病毒影響下,年初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之勢較明顯,產出減少及物流受阻,衝擊供應鏈,連美國白宮都着急。這在在說明,中國對全球經濟影響力日大,今年是硬着陸或穩步復甦,一切還看中國。
面對美國通脹高企在近40年的高位,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年內聯儲局將加息和適時縮表收水。當利率上升,意味融資成本增加,加上市場流動性減少,大量平錢游竄炒作推高資產價格的客觀條件將起根本變化,預示支持美股超高估值的力量將會打折。
另一方面,上月以來各地Omicron疫情嚴峻,內地「清零」政策大大影響港口物流與消費,農曆新年氣氛大受影響。內地情況固然令人擔心,更影響全球不少地區的商品供應,尤其是通脹高企的美國,難怪白宮亦表態關注疫下內地防疫政策對供應鏈的影響。事實上,美國要力壓油價為物價降溫,也得請內地配合釋放石油儲備。這些都足以說明,中美經濟本質上是密不可分,拜登政府推動脫鈎乃倒行逆施,違背自身與世界利益,也成為全球經濟一大風險。
展望今年,對內地而言,上半年出口會遇到較大壓力,一來產能與物流受疫情影響;二來隨着區內其他經濟體供應復常,競爭將會加劇;三來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有引爆資產泡沫之虞,若這隻「灰犀牛」跑出,足以掀起環球金融動盪,打擊外部需求。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的應對之法,乃加大財政政策力度以穩內需,透過開放金融市場吸引外資,以及加強非美地區的經貿往來,以減低受美國風險外溢所衝擊。當然,因應經濟表現,人民幣適度貶值,亦有助支持出口業。整體而言,內地經濟風險雖存在,但相對可控,前景具可測性。
環顧兩大經濟體,中國率先處理槓桿風險、出口實力強、通脹溫和,且財政與貨幣政策空間較充裕,金融資產潛力優厚,是亞洲經濟復甦引擎。美國通脹瀕臨失控、幣策趨緊,加息收水下企業回購股份托市能力下降,資產價格高處不勝寒,加上財政政策不明朗(拜登政府《重建美好未來法案》在國會遇阻),美元資產風險凸顯。
綜合兩強經濟形勢,今年全球能否在逆境中再過平安年,中國的角色更具建設性和關鍵性,也意味在這場東西話語權之爭中,中國的形勢有望迎來較大的提升。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