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李氏大藥廠擬專注國產化

鄒耀明指,今年會放慢、甚至暫停開發新藥。 鄒耀明指,今年會放慢、甚至暫停開發新藥。
鄒耀明指,今年會放慢、甚至暫停開發新藥。
內地藥品帶量集中採購(下稱集採)政策無疑顛覆整個醫藥市場,藥品大幅降價,令藥廠利潤被壓縮,李氏大藥廠(00950)直言,令手頭部分項目延期或暫停,公司亦需重新調整研發步伐,但產品在集採中標後銷量往往變得有保證,故未來計劃將境外引進的產品陸續國產化,冀成本降低後走向集採之路。
事實上,集團去年第三季的財報顯示,因應第5批藥品集採完成後,就14項藥物開發項目已資本化的專利費及開發成本全數減值確認一次性虧損約1.9億元;並對已推出的口服抗高血壓藥「銳思力」進行減值約4,020萬元,主因同類競爭產品價格下滑,導致該藥品「未來市場及收益潛力存疑」。
集團財務總監及公司秘書鄒耀明指出,基本上公司已處理好集採帶來的影響,但未來預期集採將會覆蓋更多藥物,尤其長期病患藥物等競爭會很大,因此今年會放慢、甚至暫停開發新藥,改為集中做國產化,涉及技術轉替或仿製藥。惟集團透露,目前僅一項產品符合集採,銷售佔比不大。
研發預算減 未棄創新藥
引進產品佔集團整體產品約五成,未來打算引進更多前期產品,自行完成後期的臨床測試後,再進行國產新藥申請,集團毛利率將有望進一步提升。目前相關項目約有43個,其中一半在三期臨床階段,或待報新藥申請,並會避免與大藥廠直接競爭。他表示,今年集團的研究及開發(R&D)預算較過去減少,惟強調不會完全放棄創新藥。
鄒氏續指,為追趕市場變化,去年公司成立集團營銷中心,按治療領域成立不同的事業部銷售;未來產品路線也逐漸轉向毛利較高的特藥,有別於非專科常規藥,此類特殊藥物競爭相對較低;並將推出針對消費群體的暗瘡藥,冀今年內可獲批上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