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爭升級 全方位擴戰線
貿易協議名存實亡 各自組聯盟對抗
中美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已近兩年,惟雙方明爭暗鬥未見停止。有研究更指出,截至去年10月底,中國僅履行了協議有關增購美國貨承諾的60%,雙方也未有撤銷關稅壁壘,這份「休戰協議」可謂名存實亡。與此同時,美國貿易逆差不斷擴大,去年11月商品貿赤達到978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首11個月累計商品貿赤達9,846億美元(約7.67萬億港元)。專家認為,兩國的爭端重點已由貿易轉移至科技、金融等領域,中美之爭不會就此停止。
按照中美的首階段貿易協定,中國同意在2020年初至2021年底的兩年期間,以2017年的貿易總額為基準,額外增購美國某些商品和服務2,000億美元。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報告估算,以美國出口額數據計,由2020年起至去年11月底的23個月內,美國對華累計出口額應該要達到3,309億美元才算「合格」,惟期內實際出口額只得1,992億美元,僅履行協議的60%。
即使以中國的進口數據計算,截至去年10月底,中國也只履行了首階段貿易協議的62%,遠未達標。踏入2022年,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期限已過,兩國迄今仍未有重新磋商協議的明確信號。
美拉攏印度 華申入CPTPP
為防範美國再次借貿易議題發難,重新燃起關稅戰,中國在過去一年亦大力推動減少對美國出口的依賴,其中最重要的一步,正正是於今日正式生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該協定涉及15個國家,包括日本、南韓、澳洲、泰國、越南等;同時,中國也正在申請加入《全面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另方面,美國亦已明確表示無意加入CPTPP,並打算聯合同樣於RCEP中缺席的印度,另行籌組「印太經濟框架」。現屆美國政府與前總統特朗普時期相比,明顯更傾向於聯合盟友制華。
星展銀行(香港)執行董事兼經濟研究部高級經濟師周洪禮認為,內地房地產市場遇冷鋒、消費信心偏弱,故出口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引擎,因此RCEP等能夠降低關稅壁壘的自由貿易協定相當重要,如果中國能夠成功加入CPTPP則會更進一步利好出口貿易。他預期,未來中國會逐漸轉向高附加價值(Value-added)的出口,而勞工密集生產線外移至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情況長遠仍會繼續。
越南印度出口飆成贏家
惟他亦提到,目前中國仍擁有最全面的供應鏈,而此前疫情導致東南亞地區一度陷於封城,也繼續在短期內利好中國出口。另邊廂,在拜登政府掌權後,中美衝突已不再只着重貿易方面,美方開始更多地在科技、人權及其他範疇「出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美鬥爭的大背景下,東南亞諸國成為最大贏家。被視為有望取替中國成為新世界工廠的越南,去年11月對外出口額按年增長18.5%;印度11月出口額亦增長26.5%,反映亞洲區新興經濟體正在急起直追。
展望今年,法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宜亞太區高級經濟師黃黎洋表示,預期今年全球貿易量仍會錄得5.4%的升幅。不過,她認為全球貿易失衡會加劇,美國的貿易逆差將創歷史新高(今明兩年合共約為1.3萬億美元),而中國的貿易順差亦將達歷史高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