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大行觀點:Omicron重創海外復甦

Omicron的突變點較多,對全球經濟復甦存在威脅。 Omicron的突變點較多,對全球經濟復甦存在威脅。
Omicron的突變點較多,對全球經濟復甦存在威脅。
為何Omicron變種病毒重創海外經濟恢復信心?主要原因有3個,首先是海外主要經濟體已不具備大規模控制病毒的選項,因Omicron的突變點較多,疫苗群體免疫的邏輯面臨龐大的威脅,服務消費恢復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原油等價格大幅回落,同時也增添市場對於海外市場供需恢復進程的擔憂。
供需陷困 各地難再放水
其二,從需求層面來看,連續兩年巨額的財政補貼及流動性氾濫,導致實體經濟層面消費品高通脹愈演愈烈的背景下,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海外主要發達國家已無法再推出新的貨幣財政刺激政策,為避免惡性通脹進一步走向極端,主要發達國家不會因本輪疫情衝擊而採取新的大規模需求刺激政策,潛在的需求衝擊難以對沖。
最後,去年以來發達國家工業生產恢復已因本土產業鏈脆弱,而步履蹣跚,在更複雜的變種病毒威脅下,供給端新的潛在衝擊更令人擔憂。Omicron可能進一步加劇美國生產端恢復疲弱的困境,且需求層面政策對於供給收縮無能為力,滯脹環境下只有貨幣財政緊縮才可應對通脹高企的問題。
另方面,變種病毒對中國經濟影響較小,因當地的「清零」政策和全球最嚴謹的防控強度,仍可相當程度上限制和控制各類變種病毒的蔓延範圍和速度,但因海外難以再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策,本輪變種病毒或難以如過去兩年般推動中國出口高增長,因此,不應對明年中國的出口形勢有過於樂觀的期待。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仍需做好房地產、消費等需求的穩定,內需中樞穩定、結構升級是中國明年經濟能否行穩致遠的重中之重。
滯脹加劇 美勢提早加息
此外,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獲連任提名,意味着美國總統拜登已承認美國滯脹格局。這個決定無疑已表明聯儲局加息不會延遲,反而可能加快。這也說明拜登已默認美國經濟「滯脹」的現狀,若高通脹不能受到控制,或對明年民主黨中期選舉更為不利。拜登本周將會聯合多國釋放原油儲備,亦是為了應對高通脹,但效果可能甚微。
滯脹局面的加劇,將推動聯儲局更快加息。美國10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按年漲4.1%,顯示當地通脹廣泛性高企。而近兩月由於前期過度補貼而造成的工資增速奇高,極有可能轉化為居民預期未來通脹高企而導致的工資增速上升,導致成本推動型通脹持續傳導。美國通脹持續高企,加上Omicron變種病毒或加劇滯脹,結果可能引致聯儲局提早至明年6月加息。
申萬宏源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