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與華脫鈎代價大 美國難予取予求

中美兩國元首視像通話後,兩國關係未見改善,拜登政府更列12家中企為涉軍黑名單。既然來者不善,中國自然不用留餘地,最新有消息指當局擬禁止科企透過離岸公司赴海外上市,雖然官方稱不屬實,但沒有詳述。所謂「空穴來風」,或許是只准企業來港掛牌,禁赴其他海外地區,擺明截斷美國的新股市場財路。美國是要損人害己推動中美脫鈎,就不可能妄想對華予取予求!
論及中美科技戰,晶片是主軸。美國過去曾是晶片生產的全球領導者,惟在經濟一體化下,過去一段長時間偏重設計研發,生產則外判予海外市場,變成目前美國的晶片自產僅佔全球12%,最先進晶片的佔比更為零。鑑於美國已訂立目標,在2030年實現電動車佔新車銷量比例五成,而由於每部電動車至少要2,000顆晶片,此前就得全力提高本土產量,否則難以與華爭奪全球電動車產業主導權。故如今美國一方面將中國供應排除於美國產業鏈之外,否決美企在華設立新晶片廠,又提出《美國創新和競爭法案》,當中有520億美元正擬用於美國本土晶片生產補貼,圖力挽狂瀾。
可中國不怯於美霸,中企一方面囤積晶片以應對美國的出口禁令,另方面則提速在不同領域加強自足,且手持科技戰王牌,坐擁絕大部分稀土產量,美國八成稀土就來自中國,一旦中國以牙還牙斷供,美國的高科技產業鏈必迎來災難。故這場科技戰是各具優勢,中美難分勝負。
今年二月,美國商會曾指出,若中美全面脫鈎,最壞情況是美國的飛機航空業將損失380億至510億美元的年度銷售收入,以及16萬至22萬個工作崗位;半導體業將損失銷售收入830億美元和12.4萬個職位。此外,美國變相要將在中國市場的地位拱手讓予競爭對手,這足以令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流失5,000億美元。可見,若拜登政府堅持走歪路,吃虧的只是美國自身而已。
故見美國採取與盟友一起抗華的戰略,目的是確保美霸享受不到、亦不欲他人得到的利益,也好讓脫鈎成本降至最低。可美霸的本質路人皆見,所謂的「盟友」是否願棄在華利益實乃疑問。
美國的如意算盤是既讓美企繼續賺大錢,又要遏制中國崛起,不容霸權受挑戰,然而今時今日的中國會吃這一套嗎?明乎此,就要有心理準備,中美這場國運之爭會持續,更恐演變為雙方互相撤資,最終難以迴避一場實戰作決。中國得不畏戰亦不怕戰,做好與美全面脫鈎甚至全面開戰的準備,才有望贏得應有的尊重和發展權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