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調控鬆緊有度 經濟戰掌主動權

年近歲晚,又到了市場流動性緊張的季節。今年內地經濟景氣未如往年,皆因為時逾年的監管風潮尚未平息,且內房債務危機不斷發酵,對當局調控力度的收放掌握帶來考驗。可幸內地嚴守清零防疫政策,疫情基本受控,經濟大致上保持「實力強、底盤穩」的特質,縱使今年末季及明年首季增長料放緩,但財政和貨幣政策存在寬鬆空間,明顯掌握主動權,有效保持就業市場和物價基本穩定,投資者可對內地經濟的靭性和活力保持信心。在穩總量與優結構並舉下,長遠內地經濟將以成色十足示人,成為國際資金所向。
過去多年,內地房地產蓬勃發展,地方財政收入豐厚,居民坐享資產價格上升,消費市道興旺,造就多年的高增長,成為亞洲區內、乃至世界的增長龍頭。
去年初全球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內地抗疫得法,經濟最先復甦,在歐美及東南亞疫情嚴峻之時,健全的供應鏈更對穩定世界經濟、物資運送安全,起着重要支持。
不過,疫情終歸要過去,意味各地非常規的刺激經濟措施早晚要退場,中國也是最先着手調控經濟,為疫後貨幣政策正常化作準備的主要經濟體。去年末季先針對科技企業壟斷行為展開監管,繼而到今年整改補教、醫藥等各行業。至於針對房地產方面,調控力度也逐步加強,包括嚴守「房住不炒」的底線,並為房企財政定出「三道紅線」的要求。由於金融機構對發放房貸趨審慎,「房住不炒」改變樓價只升不跌的預期,影響房地產銷售和房企資金回籠速度,故見下半年以來,房企違約風險急升,行業加快去槓桿。
房地產行業遇冷,影響到固定投資,也影響到財富效應,打擊消費意欲,這是不爭的事實,從剛過去的「雙11」購物節,消費者行為趨理性,可見一斑。不過,內地經濟並不存在「硬着陸」風險,皆因除了有積極的減稅降費等財稅政策支持之外,新經濟的起飛,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與新模式較快增長,為經濟注入新力量,正好填補傳統產業短期失速的空隙。
近月,當局已開始對房地產調控適度調節,並擬加大貨幣及財政政策寬鬆力度,以協助行業平穩過渡去槓桿,確保經濟平穩過年關,而明年首季的冬季奧運,將帶領內地經濟展現初春回暖,配合加大開放金融業,必能有效提升經濟發展的效率和韌性。
隨着內地經濟規模愈來愈大,經濟增速下降本是新常態,實不足過分憂慮。事實上,當全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速同步放緩,內地經濟能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本就不容易。對比起美國面對天量債務,覆水難收,眼見通脹呈失控狀態仍難有作為,顯然已喪失掌控經濟鬆緊力度的話語權,內地則敢於迎難而上,調控謀事在先,鬆緊有度,經濟結構得到改善,國際資金自有判斷。所謂「打鐵還須自身硬,狹路相逢勇者勝」,中國能拿出革新經濟的底氣和能耐,東升西降將又過一關!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