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識:「類滯脹」是甚麼?
簡單來說,經濟無甚增長、失業率上升,同時通脹升高,被定義為「滯脹」。至於內地有「類滯脹」的說法,意指通脹上升,經濟增速雖放緩,但仍保持一定的正增長。「類滯脹」並不是強調惡性通脹,更多的是反映經濟增長與通脹相向而行的現象。
滯脹的出現往往是總需求旺盛,但總供應卻受到衝擊而出現收縮,1973年代由石油危機所觸發的供應受衝擊便是典型例子。在美國1970年代滯脹初期,聯儲局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推升了總需求,加劇惡性通脹,卻未能改變總供應。直至1980年美國總統列根上場,貫徹使用時任聯儲局主席沃爾克緊縮貨幣政策,才能解決通脹問題。
至於當前,中國經濟只是增長放緩,並未停滯,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升導致整體物價上升的情況亦未算嚴重,故被稱為「類滯脹」風險。
經濟增長與通脹背馳
對上一次中國出現「類滯脹」的情況,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內地GDP增速從12.2%,下降至9.4%,但CPI卻從1.5%,上升至6.1%,經濟增長與通脹相向而行,是較典型的「類滯脹」時期。一般而言,在「類滯脹」下,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下行,行業表現呈分化。受「滯」影響較大的行業,如中上游周期類行業,盈利增速較明顯放緩;受「脹」影響較大的行業,如必需品消費中的食品、盈利增長反而會加速。此外,股債總體表現欠佳,黃金、原油等表現會較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