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視野:網上醫療股陷監管陰霾

內地擬加強監管網上醫療行業,減少「以藥養醫」。 內地擬加強監管網上醫療行業,減少「以藥養醫」。
內地擬加強監管網上醫療行業,減少「以藥養醫」。
上月底內地衞健委發布關於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的徵求意見稿,內容主要涉及對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的合規監管。意見稿明確互聯網診療的監管細則,並在內容上提及病歷資料、藥品銷售、處方記錄等多個方面的管理事項。意見稿公布後,投資市場上普遍理解此為內地對行業監管的領域延伸至互聯網醫療,而行業中的股份亦應聲出現急挫。
針對3龍頭藥品銷售
在本港股票市場中,京東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及平安好醫生(01833)一般被投資者視為網上醫療股的3大龍頭,而投資者常對它們作比較,以擇優投資。雖然這3隻股份的股價均受上述消息影響而下跌,而跌幅卻具明顯分歧。以上月25日至本月3日收市的8個交易日計算,京東健康跌幅約10.3%,而阿里健康則跌約29.1%,至於平安好醫生表現最差,累挫約43.6%。
即使在25日之前,平安好醫生的股價表現從最近一年的高位起計算,亦已錄得63.3%的跌幅,較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的60.3%及57.9%為深。那麼,為何有關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的出台,對平安好醫生的股價影響最大,以下從3者業務的基本面作出分析。
首先,本次徵求意見稿雖然對行業從多個方面作出細則監管,惟對3大龍頭企業帶來最為具體、實在的影響,乃在於對藥品銷售的監管。細則中明確表明「醫療人員收入不得與藥品收入相掛鈎」、「醫生不得指定地點購買藥品和耗材」,並明確「禁止統方、補方等問題」(在醫療行業,統方是醫藥回扣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補方則指先開藥後補充處方)。
細則之所以作出以上規定,主要是為了防止醫護人員在互聯網作出醫療診斷的時候,以藥品銷售、企業盈利為首要考慮因素,從而影響了其對患者病症的專業診斷,此在內地亦稱之為「以藥養醫」。
而3大互聯網醫療龍頭企業,其業務主要分為產品收入及服務收入兩大部分,本輪細則對藥品銷售的監管,主要就是針對產品(藥品)收入這個部分。根據3者最近一次的年度報告,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在產品收入方面的比例較高,分別達到總體收入的86.5%及80.8%。反觀平安好醫生,其在2020年的產品收入比例只有59.3%。雖然平安好醫生相關比例低,但是行業發展以產品銷售作為終端手段的趨勢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平安好醫生的產品銷售業務的成熟程度不及前兩者。
預期平醫最受影響
對比再前一年年報的數據,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及平安好醫生在產品收入方面的比例分別為87%、79.8%及57.3%。可以看出,只有平安好醫生的產品銷售佔比,仍有相對明顯的增幅。那麼,在監管的環境下,對平安好醫生在產品收入業務發展,更陷於兩難的局面。
第二,在產品銷售的名錄類別來看,平安好醫生在非處方藥的佔比應相對較高,而京東健康、阿里健康則還包括處方藥,以及成人計生、隱形眼鏡等電商產品。而監管細則料將對非處方藥的影響相對明顯。同時,實現盈利的進度方面,京東健康、阿里健康近年在經調整後利潤方面,處於盈虧平衡端附近,而平安好醫生則有較遠一段距離。相信在這情況下,行業監管對平安好醫生未來實現盈利的道路上,影響亦較大。
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師 伍禮賢(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