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專家視野:投資亞股先看監管

內地早前主動監管數碼平台導致股市恐慌,恐累不少投資者損手。 內地早前主動監管數碼平台導致股市恐慌,恐累不少投資者損手。
內地早前主動監管數碼平台導致股市恐慌,恐累不少投資者損手。
監管恐慌已導致內地股市過去12個月出現大量拋售盤,這種情緒正擴散至南韓等其他市場,因為當地監管當局採取了相似行動。到底發生了甚麼?投資者對亞洲出現監管潮的擔心是否有道理?
華打互聯網業料將結束
為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監管複雜性簡化為12個經濟體,以及歐盟和美國的對比框架。對數千頁法律和監管條文進行了提煉,並與專家合作以理解反壟斷和資料隱私監管規定。然後,又與30多位瑞銀經濟學家、策略分析師和股票分析師合作,評估了這些監管規定對亞太地區各個市場、各個行業的影響。
在通過深度分析及與專家的溝通之後,可以得出3大結論。第一,雖然歐美和亞太的法律整體來看具有可比性,但亞洲在法律實施方面普遍落後。目前這種局面正在改變,儘管這令投資者感到不安,但亞洲監管當局才剛開始趕上其他地區的標準慣例。
第二,在法律實施的地區/經濟體,通過法律程式的解決方式基本與全球慣例一致-鮮有證據表明存在有破壞性或金額過大的罰款、力度過嚴的行動。
第三,內地變得更主動去監管數碼平台。內地是較早推出具體針對行業的規定並大力落實的經濟體之一。隨着其他經濟體監管當局採取行動出台相同規定並完善落實情況,預計內地的監管改革將成為標準,而非特例。
在亞太地區找出了14個最受監管影響的行業,對投資風險和機遇進行了考量。互聯網行業分析師預計東盟/印度將維持「輕觸式」監管,南韓的監管將增強,而內地監管周期可能接近結束。內地資料中心和科技硬件行業恐面臨收入阻力,而內地和印度醫療行業的業務或因政府干預而迎來增長空間。
另方面,隨着資訊監管刺激了網絡安全支出,資訊科技(IT)服務業或蘊含較大增長潛能。第一,中資股可能反映出對監管的過多擔憂。分析顯示,通過法律程式的解決方式基本與全球慣例一致,而市場卻反映出愈來愈負面的結果。隨着其他經濟體在監管方面跟上內地的步伐,圍繞內地監管動機的焦慮情緒或緩解,尤其為內地互聯網板塊的估值提供支撐。
資訊科技服務業迎榮景
第二,將分析師和觀點與當前估值結合在一起,南韓和東盟/印度互聯網、澳洲科技等其他板塊估值看來昂貴,幾未反映出監管風險,而澳門博彩板塊基本上體現了下行風險。
第三,資料隱私合規和網絡安全支出可望創造出170億至390億美元的新增需求─相當於目前亞太IT服務業支出的2至4%,利好內地和日本IT服務業股份的前景。
瑞銀投資銀行亞太股票策略師 Niall MacLeo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