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加劇 小麥9年最貴
天氣惡劣致失收 資金紛炒作農產品期貨
全球央行現時對通脹升溫仍不太擔憂,可是對於升斗市民來說,食材價格上漲的壓力卻愈來愈大。新一輪「攻勢」來自麵包和麵條的原材料小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報價已飆至近9年新高。有經濟學家警告,內地恐已陷入滯脹,而近日內地當局更鼓勵家庭「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惹來輿論熱議。
小麥有不同品種,觸及近9年新高的乃用於餅乾和蛋糕原料的軟紅冬小麥,每蒲式耳周一上漲3.6%至8.005美元,為2012年12月以來新高;而作為一般麵粉原料的硬紅冬小麥同日一度漲3%至8.095美元,為2014年5月以來新高。法國小麥期貨價格亦一度創下紀錄新高。
造成小麥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是天氣惡劣,農民可能在播種期間撞正土壤乾旱,亦與供應鏈問題有關連。即使這些都是全球央行堅稱通脹問題未嚴重到需要收緊貨幣政策的理據,但問題是全球央行在疫情期間大舉「放水」下,市場流動性氾濫,資金一聽見通脹升溫,便紛紛湧入農產品期貨進行投機活動,連鎖反應包括沙特阿拉伯政府上周以高於市場預期一倍的數量購入小麥,而埃及在距離本季最大宗小麥採購不到一星期,再向俄羅斯購買18萬噸小麥。
更惡劣的是,據報已有糧食商開始預計,乾旱氣候和肥料成本上漲可能令明年的小麥收成下滑。美國農業部也公布,玉米及大豆收成都差過預期。
商務部籲儲糧 官媒急解畫
就在此時,內地商務部印發《關於做好今冬(及)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通知》,內容包括要求各地政府跨部門合力「保供穩價」,如加強市場運行監測,日日追蹤蔬菜和肉類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供求和價格變化情況,「及時預測,及時預警」;並且及時投放肉類、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儲備、補充市場供應。
更惹人關注的是,該《通知》提到「鼓勵家庭根據需要儲存一定數量的生活必需品,滿足日常生活和突發情況的需要」。官媒其後見勢色不對,出來解畫稱這句話主要是針對疫情防控,即一些小區可能因為疫情零星爆發而需要暫時封閉;為免屆時居民生活不便、加重速遞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壓力,才建議民眾預先購買一些日用品和糧食,也就是倡導居民提高應急管理意識,「作為國家應急體系的必要補充」,「大家想像力不要太豐富!」
經濟學家憂內地已陷滯脹
不論如何,基金公司保銀資產管理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基於10月份內地官方製造業數據進一步陷於收縮區間之際,警告中國很可能已經陷入滯脹——即經濟增長停滯的同時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推動下,製造成本通脹已經連續幾個月居高不下,壓力正逐漸傳遞到下游終端消費產品企業。
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指,財政政策將會成為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大規模貨幣寬鬆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美國聯儲局貨幣政策邁向正常化,會收窄人行應對經濟一旦繼續下滑時的政策餘地,或許更多是針對小企業的定向寬鬆和貸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