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受制聯匯 硬食通脹
學者:星管理浮動制較靈活 金管稱無意改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上周四在半年一度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出乎意料決議讓坡元稍為升值去抵抗進口通脹壓力,其主動性難免令人想到即使本港與美國經濟關連度大不如前,聯繫匯率制度下只能繼續「硬食」跟從美國貨幣政策的經濟成本。學者認為,新加坡的貨幣制度理論上確實較佳,而人民幣在香港貨幣制度的角色可以檢討,可是財金官員能否處理好是疑問。
聯匯乃1983年應對港元暴瀉的政策,固定匯率的好處是免去匯率不確定性,促進貿易和經濟發展,問題是以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必須有自由開放的資本流動,就要捨棄獨立的貨幣政策,要跟隨美國。
倘掛鈎貿易夥伴 人幣佔比大
專研港星兩地貨幣制度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葉秀亮接受訪問時表示,新加坡貨幣制度的不同之處,在於星洲容許匯價有更大上落空間,就像日前宣布以升值降低進口通脹,經濟欠佳時能循調節匯率紓緩壓力;坡元是向新加坡主要貿易夥伴的一籃子貨幣掛鈎,不用太受某一種貨幣上落左右。實行聯匯的香港就無這些靈活性,因此理論上新加坡的管理浮動制較好。
浸會大學經濟學系一級講師黃健明指,現時聯匯的問題在於內地經濟對香港的影響力大於美國經濟,因此美國的幣策未必適合香港,理論上內地經濟下滑要放寬貨幣政策,本港跟隨會較好,反之亦然,因此聯匯實施38年後、政經局勢已有很大變化的今日,即使人民幣未能完全自由兌換、離岸人民幣市場相較美元仍很小,其於香港貨幣制度的角色可以探討。
他又說,若能有審慎的貨幣政策管理、並有完全充足的硬貨幣支撐,本港未嘗不能改行新加坡那套管理浮動匯率制,差別在於新加坡的主要貿易地區較香港多元,本港基本上就內地,本港若與一籃子貿易夥伴的貨幣掛鈎,人民幣的權重會頗高。
金融管理局發言人重申,香港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系,亦是國際金融及貿易中心,適合實行固定匯率制度。
專家憂港財金官員缺乏經驗
聯匯實施38年以來經歷多次經濟周期,面對大量資金進出,一直行之有效,港元市場亦保持有序運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一貫認為聯匯制度適合香港,市場人士亦對聯匯制度保持高度信心。金管局有能力和決心維持聯匯制度,沒有需要亦無意作出任何更改。
不過,葉秀亮強調,改變貨幣制度非常複雜,其中時機,以及擴大港匯波幅或改用一籃子貨幣孰先孰後,結果可以大有不同,應該先是升值時慢慢試,可是先決條件是當局要有周詳計劃、採納各方專家意見,可惜從過去多年港府的管治失當、樓價飛漲來看,財金官員經驗和行動力跟新加坡有不少的距離,「如果無咁嘅能力,寧願佢唔郁好過」。
葉秀亮慨嘆,其實就算沒有貨幣政策作為調節工具,港府還有很多政策選項,「但你唔好信香港政府囉……官都唔做嘢,整到好似市場搞掂晒乜都唔使做,咁畀咁高人工你做乜」,其中一點就是除了旅遊業外,其他工業發展乏善可陳,而旅遊所賺的錢很多都被租金和地產吸去,「反觀人哋新加坡,依家工業仲佔經濟產值兩成左右」,而現屆港府上場幾年內也是在經濟上近乎一事無成。
本港緊盯美國貨幣政策的副作用,就是在一個供應本來不足的住宅市場給樓價「助燃」。港府月初就在《施政報告》內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開拓更多土地作住宅用途,預計完成開發後,總住宅單位數目日後將達90萬至92萬個,容納約250萬人居住。
「北部都會區」時間表惹憂
惟就「北部都會區」平抑住宅樓價作用,黃健明及葉秀亮亦有保留。黃氏指,若市場覺得港府「北部都會區」是「可信」,即使有關住宅供應短時間不會出現,已能遏抑投資需求,而樓價也會很快被遏止,「但港府之前話推出好多嘢,左講吓右講吓咁」。
葉秀亮亦稱,現時樓價不太令人擔心,但投資要審慎些,若「北部都會區」興建住宅部分妥善落實,理論上長遠會慢慢回調,「但我更關心人有無屋住……都係驚(北部都會區)最後得個拖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