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監管從嚴無禁區 百業之母不例外

這些年內地經濟高速發展,資本無序擴張,科技及房地產等產業藉槓桿過度膨脹,形成壟斷之餘,更種下當前的債務危機禍根。今年以來,內地採取雷厲監管,透過反壟斷整頓科技、補教、醫美、網絡平台等多個範疇,近日這股風暴正橫掃包括百業之母(銀行)所屬的金融業,畢竟沒有金融機構在資本上配合,便不至於落得如此亂局,故須徹查隱患根源,並加以治理,以彰顯監管整治堅持「一錘到底」的決心,確保金融系統運行有序,那眼前經濟所承受的短期陣痛,才有望換來長期的繁榮安定。
事實上,早在上月底,內地官媒已放話,指中央政府將對25家金融單位開展巡視,當中不少是手執牛耳的大型金融機構,涉及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及不良貸款管理等,乃2015年A股大冧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查數」巡視。
誠然,近年出現海航、華融債務事件,到近期恒大危機不斷發酵,一定程度反映這些巨企的債務規模長期膨脹,至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當中不可能沒有金融機構的「傾力」支持。本來,金融機構對個別企業或行業的放貸政策,須有上限和風險管理;可實際上,這些年金融機構對房地產企業貸款的傾斜,坐大了這些巨企,更令整個金融體系高度暴露於單一行業風險敞口之中,牽一髮動全身,形成重大的系統性隱患。
故見這年來當局着手整頓科技巨企,又加緊調控房地產市場,為房企財政設下「三道紅線」的要求,並着手限制金融機構的房地產貸款比重,以停止房企不斷以槓桿借貸炒高地價抬高樓價,激化房地產泡沫,既限制經濟發展,也影響民生。不過,有別於過去由國家出手救亡,今次當局在確保不造成社會動盪的大前提下,選擇以市場化手段去化解房企債務危機,讓這些過度借貸的企業自行承擔後果,淘汰出局。
類似的情況,亦存在於科技產業,巨型科企不斷把業務向金融等跨行業伸延,金融機構源源不絕的貸款額度支持實不可少。故說到底,得正視金融機構與這些民企的聯繫,當中有否涉及貪腐等違法行為,並加以整治,確保金融機構負責任經營,決心去除系統性重大隱患。若漠視這些內部問題,而輕率加大對外開放金融市場,就猶如沙堆上建城堡,早晚要塌下,變相搬石砸腳,更遑論要應對美國的金融脫鈎!
若以去年11月叫停螞蟻集團世紀上市計劃開始計算,這場已歷時逾3季的監管風暴,如今似乎進入最後一公里,即劍指最重磅的產業──金融業,一則說明這場監管整頓堅持執行徹底,以免功虧一簣;二則說明嚴監管政策並沒有禁區,無論是科技、房地產抑或金融等重要產業,都得守規矩經營,沒有企業可以大得不能倒,甚至圖以綁架金融系統穩定作威脅。
無疑,在當前的監管風暴下,內地經濟風雨飄搖。但為了確保長期可持續發展,有效應對中美世紀爭霸戰,只有敢於刀刃向內,堅持刮骨療傷的改革開放,才能換來更好明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