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府向北望 外資潑冷水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祭出5招「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惟專家批幫助甚微。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祭出5招「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惟專家批幫助甚微。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祭出5招「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惟專家批幫助甚微。
老調重彈谷金融地位 專家批幫助甚微
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祭出5招「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提進一步擴大跨境人民幣資金雙向流通管道,研究提升發行及交易人民幣證券需求,容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措施。然而,市場對此反應平淡,「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的基金公司更表示,目前正避開中國投資。有專家更直言,《施政報告》的大方向明顯是強調把香港融入內地,多於去維持國際城市地位,更大膽預測未來港元或改與人民幣掛鈎。
《施政報告》中有關金融的措施僅為5項,不少更是「老調重彈」,如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的上市制度、擴大人民幣雙向流通、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等,過去已曾多次被提及。
林一鳴:港元或與人幣掛鈎
財經專家林一鳴直言,今次報告中有關金融的措施篇幅極少,「好似唔記得咗金融」。他認為,這些措施實質影響甚微,對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無大幫助,整份報告的基調,明顯是注重如何融入內地發展。
林氏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最大威脅,是未來港元與美元聯繫匯率的終結,這或許在5年內發生。惟他表示,這對香港而言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對於把業務重心放在內地的港商而言,中港融合加速、港元與人民幣掛鈎,反而帶來業務之便。
索羅斯基金直言已撤資中國
另方面,在港上市的大型中資科技股,過去是吸引外資的「亮點」,惟隨着內地監管浪潮席捲全國,嚇怕不少國際投資者。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總監Dawn Fitzpatrick出席活動時更直言︰「我們現在沒有把錢投資在中國」,又指投資者對待在美上市中資股要非常小心,因當中大部分企業最終或面臨退市,須遷至香港上市。
大型對沖基金公司Man Group行政總裁Luke Ellis也表示,內地大規模打擊科技和教育行業,中國股市的吸引力似乎已「不如一年前」。他直言,投資者需在部署上更加靈活,頻密的政策干預下,以10年作為投資期限是沒有意義的。
除基金公司外,由政府擁有的主權投資機構態度也有變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行政總裁林昭傑指,由於中國在某些領域的行動,需調整先前的增長預期。受累反壟斷措施,一些本應可擁有最高70%市場佔有率的公司,現在或只能取得25%市佔率,這對增長帶來影響,亦會波及市盈率及估值。
相對投資市場反應冷淡,金融業界的看法較正面,對《施政報告》提到的個別措施表示歡迎。報告指,會考慮以稅務寬減,吸引家族辦公室落戶香港。德林家族辦公室首席市場官艾奎宇表示,此舉將給家族辦公室落地香港提供成本優勢,人才成本、經營成本和稅務成本對於家辦來說都是敏感因素。萬方家族辦公室集團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關志敏亦表示,此舉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吸引力,期待政府進一步公布措施的細節。
業界:交易所應「拆牆鬆綁」
香港交易所(00388)行政總裁歐冠昇指,樂見港府支持拓展互聯互通計劃、完善港交所上市機制、發展人民幣產品交易中心,及支持成為區內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證監會回應,正在成立工作小組,成員包括金管局及香港聯交所,就推動在香港買賣人民幣計價證券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亦會與內地有關部門探討將人民幣櫃台,納入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下的港股通之內。
立法會議員張華峰稱,在交易所上市條例「拆牆鬆綁」方面,政府應優化上市制度,包括簡化審批流程、廢除或修改不合時宜的法例和監管,令上市流程更流暢;同時應為大、中、小企業提供清晰的轉板機制和上市集資平台。他亦希望政府能推出措施,培訓一些已從事金融服務業多年的股票經紀,轉型至資產管理行業,把握發展機遇。
《施政報告》5項金融相關措施《施政報告》5項金融相關措施
《施政報告》5項金融相關措施
專家評論中國商業與金融格局專家評論中國商業與金融格局
專家評論中國商業與金融格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