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全年回購勢破紀錄
上月涉逾80億創3載新高 料提振股價效果微
港股上市公司今年9月罕有地斥逾80億元進行股份回購,規模創2018年7月之後單月新高,但大市依然在低位載浮載沉。專家不排除全年「埋單」回購金額會創新高,問題是就算上市公司回購可以是看好自身長遠價值,托市這個動作本身就印證當下基本面欠佳。政策風險陰霾籠罩下,上市公司回購多少也只是「杯水車薪」。
本報根據Wind數據統計,年初至上周三為止,港股上市公司回購規模最少達到283.33億元,不僅已超過去年全年,更只是僅次於2018年創下的紀錄新高295.34億元。惟恒生指數已大幅走樣,港股截至上周四,自今年高位回調超過兩成。
小米騰訊恒安仍季冧兩成
不過,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洪灝直言,港股單月回購額只有80多億元,「嘥氣啦……做慈善都幾千億啦」,只是「好過冇」。港股問題在於市場太多不確定因素未解除,尤其是恒指權重更高的新經濟股,正受到互聯網監管收緊拖累。
洪灝續解釋,目前未有足夠催化劑推動投資者入市,美團(03690)給「外賣仔」繳納醫保的成本尚未反映到業績內,官方對遊戲產業的態度未明朗化,又要求「打通」互聯網平台,這些科網股等同失去「護城河」,對企業盈利的衝擊可謂相當「要命」,勢對恒指今年餘下時間形成拖累。即使這些科網股估值便宜,但市場尚「未計好數」、業績亦未反映,盈利衝擊最快可能在明年第二季業績才可體現。
iFast Global Markets副總裁溫鋼城表示,港股市底本已虛怯,不論是中國恒大(03333)的債務危機、互聯網及醫美等多個行業監管,加上限電政策等,市場充斥太多壞消息。
再者,現時市場資金並非很充裕,尤其美國已經「講緊收水」,資金恐怕回流,美元呈強則不利中國及新興市場。就算接下來港股每月維持約80億元的回購規模,都只是杯水車薪,未必可「托起個市」。
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報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今日將交代檢視對華貿易政策的結果,或以內地無遵守首階段貿易協議為由,對華開徵額外關稅。
專家撐恒指24000點值博
溫鋼城表示,貿易衝突升級對港股衝擊可能要到周二才正式浮現,相信10月市況會很波動,恒指不排除下試23,000點,上望25,000點。洪灝認為,恒指跌至24,000點水平已處值得吸納水平,但會反彈多少,則要視乎監管對科網股盈利衝擊程度。
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上周五普遍承壓,並稱「ATM」的阿里巴巴(09988)、騰訊及美團,分別較上周四香港收市價跌1.32%、0.75%及0.11%。按比例計,恒指今日開市或再跌153點,至24,391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