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港股樓前景惹憂 經濟難言超星

樓市政策料成下周施政報告焦點。 樓市政策料成下周施政報告焦點。
樓市政策料成下周施政報告焦點。
早前有傳中央官員要求地產商協助解決香港樓荒困局,觸發本地地產股爆發小股災,即使其後有發展商指從未收到媒體所稱中央向香港地產商施壓的消息,但政策不明朗因素仍揮之不去,樓市投資氣氛迅速下降。股、樓兩市前景堪虞,勢導致財富效應逆轉,相信第四季香港經濟將會受累。
在9月上旬時,經濟師對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仍相對樂觀,甚至預期可以自2008年以來首次超越競爭對手新加坡,原因是受惠商業活動轉趨活躍,香港經濟在今年第二季回暖,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大增7.6%,第三季派發消費券亦繼續推升市民消費意欲和GDP表現。另一邊廂,新加坡在經濟改善之際同時加強防疫控制,GDP增長有機會被香港短暫趕上。
今年GDP料增6.7% 或須調整
根據調查顯示,經濟師平均預期香港今年GDP按年增長6.7%,新加坡為6.5%。香港總商會早前也上調今年香港GDP增長預測至6.3%,較去年12月時所估計的3.5%,調高2.8個百分點。不過,若然地產行業「遊戲規則已改變」,上述經濟預測也許要重新審視,投資者需密切留意10月6日施政報告出爐,當中對土地供應及樓市調控政策為重中之重 。
物價方面,香港8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6%,基本通脹率略為上升至1.2%,這是由於在本地疫情穩定的情況下,部分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例如外出用膳、外賣和衣履的價格按年升幅有所擴大。
注視施政報告樓市政策
由於本地經濟仍在低於生產容量的水平下運行,即使其後隨着經濟復甦,本地和外圍價格壓力在短期內或進一步增加,政府預期香港基本通脹應維持溫和。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稱,目前住宅土地供應彈性有限,政府長遠有需要建立更多土地儲備,相信下周的施政報告亦會提及土地供應,認為發展郊野公園的部分邊陲用地、搬遷葵青貨櫃碼頭等都屬可行方案,亦可優化土地共享計劃、建築流程等以加快供應。
他又指,雖然今季賣地計劃私人發展或補地價項目供應大增,但並非政府修改補價條件所致。但最重要始終是補地價金額,目前古洞等新界東北地區補價水平愈來愈高,農地亦沒有「標準補價」,是否決定發展私人農地的話事權始終在發展商手上,故私人供應仍存有不穩定性,政府需要有政策輔助土地供應。
華坊諮詢評估資深董事梁沛泓表示,政府近年致力增加土地供應,而市傳或會將舊樓強制拍賣門檻降至七成半,雖然有助加快釋放供應,但也要平衡各方面利益,不能影響到民生。而私人地產商要發展農地或參與土地共享計劃,同樣涉及利益分配問題,政府要加快土地發展,釐定補地價時也有壓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