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私宅供應超標 樓價難突破

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紅框示)佔地約2.1萬方呎。 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紅框示)佔地約2.1萬方呎。
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紅框示)佔地約2.1萬方呎。
下季涉7110伙 依賴私人發展 政府僅推兩地
本財政年度私人住宅供應提前達標,發展局昨公布下季賣地計劃,計及各來源將共有約7,110伙供應,令年度累積供應量增至約14,430伙,已超出全年目標約10%,惟政府住宅地供應繼續沉淪,來季僅提供約210伙。隨着整體供應增加,市場料樓價到今年底難望再有突破。
深水灣呎價望破頂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稱,下季將以招標形式推出的兩幅住宅地,分別位於大埔及淺水灣。其中淺水灣南灣道豪宅地,地盤面積約2.1萬方呎,預計可建總樓面約1.9萬方呎,市場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最高達約7.5萬元,有望創出賣地史上呎價新高,折合估值最高約14.2億元。
大埔項目估值18億
另一幅大埔公路──大埔滘段住宅地位於乾坑,地盤面積約15.1萬方呎,總樓面約22.6萬方呎,市場估值最高約18.1億元,樓面呎價約8,000元。期內市區重建局亦有供應,為已於日前截收意向的土瓜灣鴻福街/銀漢街重建項目,將提供約750伙。下季供應由私人發展或補地價項目「孭重飛」,預計有12個私人項目完成契約修訂,合共提供約6,150伙,佔季度供應比例達86.5%,其中7個屬九龍區項目,新界及港島分別有4個及1個。
黃指出,本年度供應雖已達標,但為提供持續的土地供應,明年第一季仍會繼續推出土地招標,預計全年度私人住宅供應有望超過1.7萬伙,屆時將較目標1.29萬伙,高出超過三成。
對於私人發展項目佔比例較高,他稱很難說準全年度最終所佔比例,但舉例2016至2017年度約2.5萬多伙供應,當時私人項目比例亦佔近六成。至於私人供應增加,是否與加快審批工作有關,則屬仍言之尚早。
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認為,私人項目供應主要來自舊樓重建或農地改變用途,而近期古洞及新界東北等地區補地價金額有上升趨勢,是否決定進行補價落實發展,話事權仍在發展商手上,供應存在不穩定性。
賣地表庫存已見底
事實上,賣地表內滾存土地很少,本季及下季的政府住宅地供應,合共只可供興建約400多伙。他認為,政府需要加緊建立土儲,如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或拓展填海範圍等,目前土地供應彈性實在不大。
普縉助理總監(專業產業諮詢及估值)李雋傑則稱,私人供應比例確實較高,但相信政府會尋找新的土地來源。他又指,上半年樓市已消耗不少購買力,近期市場成交放緩,料未來數月樓價只有約1至2%窄幅上落。
兩幅住宅地皮下季招標兩幅住宅地皮下季招標
兩幅住宅地皮下季招標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