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創意新勢力:港產5G初創 「疫」市突圍

繆卓羚估計,公司今年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 繆卓羚估計,公司今年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
繆卓羚估計,公司今年收入達到1.5億元人民幣。
疫情雖然打擊各行各業,但5G熱潮卻愈捲愈旺,使應用5G的港產公司成為逆市奇葩。智能眼鏡公司Mad Gaze去年全球市佔率節節上升,並預料今年生意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而日式便當自動售賣機公司和田弁当則日賣超過1,000個熱騰騰的飯盒,更即將與本地大型餐飲集團推出特許經營計劃。是次《創意新勢力》為大家分享這兩間本地科技公司的故事,看看他們如何逆市掘金!
智能眼鏡Mad Gaze全球市佔14% 物流需求大
智能眼鏡公司Mad Gaze於2013年創立,本來集中研發擴增實境(AR)解決方案,但當時美國大型科企推出智慧型眼鏡,公司創始人便萌生創造智能眼鏡的想法。智能眼鏡與智能手機的功能相似,但眼鏡能釋放雙手與環境互動,是AR的最佳載體。
根據調研機構IDC顯示,Mad Gaze去年在全球智能眼鏡市佔率已達14.3%。公司目前主攻海外市場,包括美國、歐洲、印度、日本及南韓,未來希望能擴大業務至東南亞地區。
與電訊商合作 華銷售稱冠
品牌總監繆卓羚稱,「因為外國對科技的敏感度較高,而且大環境和政策鼓勵企業採用新技術,所以海外客戶群較為活躍。內地方面,中科院政策亦大力推動AR、5G及機械人等新科技,公司獲不同省市的政府邀請合作,包括提供當地廠房、辦公室等資源幫我們做對接,去年底與中國聯通(00762)就全國渠道進行銷售,公司在內地AR智能眼鏡市場的銷售也是排行第一」。
目前公司與中國移動(00941)、香港電訊(06823)旗下的CSL有合作計劃,在它們的陳列室展示產品,或為他們的客戶提供綑綁式解決方案。
繆氏續指,物流、教育及醫療行業等企業對智能眼鏡具剛性需求,如「物流員工只要戴上眼鏡,當包裹送抵倉庫時,配合Ring Scanner(戒指掃描器)掃描包裹條碼,便能得知包裹存放位置,眼鏡亦可做室內導航,幫助點貨;醫療方面則有更多客人採用,因在進行手術的時候,醫生戴上眼鏡可顯示微創影像、X光片,平均每兩小時的手術能縮短10至20分鐘,醫生和病人都能獲益」。
估值30億 擬深創板上市
繆氏估計,今年公司收入達1.5億元人民幣,利潤佔收入約60%,公司過往融資達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並即將進行新一輪B輪融資,目前估值達30億元人民幣,公司擬於2023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她直言融資是每年最大挑戰:「因公司所需的硬件金額大,而且全球AR眼鏡量產的公司少於10間,加上晶片供應短缺,疫情早期因物流及原材料問題要延遲一個多月出貨,現時懂得提早3至4個月開始訂貨」。
她指,公司每年都推出一至兩款新眼鏡,「由2017年第一代單眼眼鏡,到後來演變不同眼鏡,如一體機,包含所有CPU(中央處理器)及電池等,不需依賴其他設備。單眼眼鏡至今仍有市場,因企業不需大屏幕,AR僅作輔助用途。現在就推出雙眼智能眼鏡,愈來愈細和薄,以往不太理想的續航能力和光學顯示方式也統統改善不少」。
她透露明年首季會推出一款新手錶,該手錶採用骨傳導感應和手勢控制,「使用語音控制有環境限制,故我們利用手錶已有的掃描器,感測手指觸碰手臂、手背的揮動,只需記得動作,習慣後便能控制」。未來亦會感應到不同場景,如老人家跌倒可立刻通知家屬、就洗手程序不完整作出指示等。
設雲端平台 助影像立體化
早前公司獲通訊辦資助590萬元推動5G應用,去年有7個5G項目,包括廠房的眼鏡鏡頭能以第一身實時轉播至後勤部門,另有3個項目為建築材料買賣行業,客戶能預視不同建築材料的即時室內設計成果。公司本身亦設有5G Simple AR的雲端平台,5分鐘便可將上載的影像立體化,透過眼鏡觀看製成效果,主要為教育用途。
便當售賣機和田弁当研熱鏈技術保食物溫度
港產日式便當自動售賣機公司和田弁当創始人陳隽(Jason)曾在日本留學和工作,笑言當初回流香港工作,中午「無啖好食,每日只能吃三文治,在櫃台下單後又要等位、等取食物,上班的一小時午飯時間已用了45分鐘」。他又眼見港、日兩地均無熱食便當自動售賣機,便萌生創業念頭。「日本的便當機是冷藏後用微波爐翻叮,處理一個客人要兩分鐘,對港人來說太慢,翻叮亦令人感覺不新鮮」。
和田弁当遂自家研發熱鏈技術,讓便當長期保持在攝氏60度或以上,食物煮好後存在自家研發的熱箱,裏面有傳感器,便當溫度約70度,物流運送也控制在半小時內,確保便當到店時有60度以上。
融資逾千萬 冀5年內港掛牌
他形容60度是magic number(魔法數字),因細菌雖在4度以下或60度以上難以生存,但機器的電子零件在60度或以上會加速老化,性能亦會衰退。「我們面對的問題是如何保持機器在高溫下穩定運作,第一是系統層面,需設法簡化及優化設計。第二是選擇合適的能源部件,還有如何優化能源部件組裝,使暴露於高溫下的能源部件減至最少。第三是組裝層面,如何拉線令電線不容易斷,我們當初失敗過很多次,幸好團隊中有來自日本的電子工程博士,經過改進,終解決問題」。
公司於2019年10月在數碼港開設首個據點,並以分店形式營運,店內設有兩部自動售賣機。目前公司已有20部自動售賣機,分布於14個銷售點,包括兩間大學。他透露,單計前期投入及領取牌照,便斥資300萬元以上,公司已完成A輪融資,金額逾千萬元,包括新加坡的機構及香港的天使投資者,目標是5年內上市,首選地點為香港。
目前公司日售過千個飯盒,機器亦有加入人工智能(AI)分析每個銷售點的情況,決定每日供應量,並分析不同地點消費者的消費模式與喜好,自動增刪不同款式的便當。如肉量多1.5倍、飯量多20%的「大盛」便當,並不是每個地區都受歡迎。今年以來,生意額已超過千萬元,而且第二季銷售也按年增長2至3倍,目前公司已達到收支平衡。
夥餐飲商擴規模 擬攻日本
由於初創公司廚房規模有限,故目前只出售午餐飯盒,正與本地大型飲食集團洽談,公司負責提供機器安裝、維護、後台的數據、牌照及技術等,即以硬件為核心(Hardware as a service, HAAS)模式,從中收取授權費用,而該集團則可利用自身優勢,在售賣機出售不同時段的飯盒,預料今年底至明年初於本港的販賣機數目將增至100部。
該企未來計劃主攻日本市場,今年6月已將一部機器送抵東京。「日本勞動力不足,很多售賣外賣便當的公司連找員工兜售便當也有困難,若將售賣機設置在車站,不需教客人,他們一望機器便知如何使用」。另外,有3至4間日本頂級的飲食集團正試用機器,目標明年首季在日本設置200部便當售賣機,但受當地疫情影響,擴張速度可能放緩。
5G技術遙距修復軟件問題
公司亦不斷研發新機器,目前第3代的售賣機便引入5G技術及3支4K攝像頭,後台工程師可實時監察機器並遙距控制。「通常販賣機90%以上故障來自軟件問題,故工程師可利用5G技術遙距發送信號針對問題修復,如軟件有問題時重啟,或者飯盒卡住可指令機器搖晃等」。
智能眼鏡有助縮短手術時間。智能眼鏡有助縮短手術時間。
智能眼鏡有助縮短手術時間。
陳隽指,研究熱鏈技術時經過多次嘗試才得以成功。陳隽指,研究熱鏈技術時經過多次嘗試才得以成功。
陳隽指,研究熱鏈技術時經過多次嘗試才得以成功。
便當售賣機現遍布香港14個銷售點。便當售賣機現遍布香港14個銷售點。
便當售賣機現遍布香港14個銷售點。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