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反壟斷暗推脫鈎 內外兼治迎挑戰

近年中國一再強調要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皆因在內部,任由新經濟企業燒錢追求「贏者通吃」,造成跨行業風險,以及威脅傳統與中小微企生存空間等問題;在外部,中美鬥爭下,境外上市的科企往往容易成為被制裁的「人質」,發展亂象得正視並及早主動治理以去除隱患,否則同樣是後患無窮。明白政策的出發點,就了解到當前的監管風暴是要透過規範化發展,內外兼治,鞏固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更有效應對來自美國的挑戰。
事緣這些年科企規模快速膨脹,資本實力雄厚,四出進行跨行業併購,形成壟斷性的市場地位,不正當市場競爭威脅到傳統及中小微企生存空間,深化結構性問題。去年11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滬港兩地上市計劃被叫停,為這場反壟斷大潮揭開序幕。繼被判罰巨款後,近日傳來內地擬將螞蟻的支付業務分拆,為貸款業務設獨立應用程式,管理風險,確保消費者權益及數據安全,相信將成為行業整改的範例,也意味這場監管風暴已發展至一定的階段。
企業實力是一國經濟強弱的指標之一。中國經濟規模日大,企業躋身國際行列也是順理成章。惟自中美開打貿易戰以來,美國除了向進口中國商品加徵高關稅外,亦將矛頭轉向科技與金融領域,包括限制出口高端零件,制裁中國科企,並針對赴美上市中企,每步皆要卡脖子!這些問題並非企業層次可解決,可見中國監管風暴須提升至國策層面才能看得通透。
近10年大量中國關鍵科企赴美上市,為美國投資者賺取暴利。可是這些「搖錢樹」的成功是建基於政府補貼和寬鬆監管環境。疫情爆發以來,新經濟爆發性增長,全球市場流動性氾濫,科企得為可觀的資本尋求出路,結果是狂燒錢大小通吃,回饋目標卻是股東。這些亂序持續,他日爆煲,外資只會批評中國監管失策,經濟所付出的高昂代價卻由中國人來承擔。故如今中國雷厲加強監管,即使招來「不懂市場」、「扼殺民企」、「打擊經濟」等批評,也得決心做應該做的事,否則亂象將更難收拾,遺禍更大。
最近中美元首通電未見成果,美國更隨即檢視中美貿易,看來兩強之爭難化解,中國須為中美脫鈎作準備,反壟斷與防範資本無序擴張是自強自保的關鍵一步。短期平台經濟業的整改措施陸續有來,陣痛難免,但長遠有望換來更可靠、更無後顧之憂的發展新台階,而外資持續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將為中國此役的成果給予肯定。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