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新興市場通脹差異大

亞太區總體通脹率料將上升。 亞太區總體通脹率料將上升。
亞太區總體通脹率料將上升。
新興市場中不同國家的通脹情況仍有很大差異,但疫情導致所有地區都感受到通脹在急劇下降。新興市場2019年總通脹率平均為4.6%,但到了疫情爆發的2020年就降至3%,亞太地區的通脹率已下降了約1.6個百分點。2020年的低基數效應將加速2021年第二季度至第三季度的新興市場通脹。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從現在起到今年底,中東和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亞太地區的總體通脹率將上升,將接近10年平均水平,但對於食品價格飆升、貨幣疲軟的國家例如南美洲地區的總體通脹率將下降。
易受國際食品價格影響
新興市場通脹推動因素主要來自食品通脹,然而,影響食品通脹的因素很多,包括不同地方和氣候條件的影響,而各個市場上水果和蔬菜等商品的通脹率各不相同。IMF估計,中低收入國家的國際食品價格對國內食品在消費價格指數(CPI)的比率遠遠高於高收入國家,這意味着新興市場總體通脹受到的影響更大。同時亦因為在新興市場國家中,食品在CPI中所佔的比重更大。
須關注金融及產能缺口
相比之下,在美國和歐元區,食品分別只佔其各自CPI中的14%和17.2%。最近,農產品價格已經達到10年來的高點,而未來兩個季度農產品價格的增長將加快。預計在巴西和俄羅斯等國,其食品通脹率仍明顯高於總體通脹率。在亞洲,暫時只有菲律賓和印度等少數市場的食品通脹率居高不下。
另外,能源亦是另一個推動通脹的因素。去年以來的能源價格上漲和低基數效應將進一步增加通脹壓力。能源價格已從去年第二季度的低谷中完全恢復,並支撐了許多新興市場的CPI。隨着經濟的重啟和疫苗接種計劃的推進,預計各國國內需求將逐漸加快,產能缺口只會逐漸縮小。外匯料相對穩定,這也將有助於控制通脹預期。任何新一輪新興市場貨幣拋售都會帶來通脹上行壓力,從而增加中短期通脹預期的壓力。因此,監控這些國家的最新金融情況至關重要。通脹壓力並不是新興市場的主要問題,但也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並特別關注各國各自的產能缺口。
總體而言,新興市場通脹壓力並不像其他已發展市場那樣令人擔憂,但新興市場國家之間的通脹差異程度巨大。此外,因為這些國家的基準利率較低,新興市場國家央行可以迅速採取行動,採取具彈性及流動性的措施,以應對結構性和持續性的通脹上升。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新興市場通脹掛鈎債券目前的價格較為公允。對於近期通脹上升帶來的長期影響,價格擔憂有限,預計這只是一種暫時現象。
富蘭克林鄧普頓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