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四成內銀企貸壞帳「雙升」

中國市貌 中國市貌
中國市貌
地產建築業重災 當局處置不良貸努力白費
中國金融健康狀況言人人殊,「末日論」向來不絕於耳。回顧過去兩星期披露今年上半年業績的28家內銀股,期末不良貸款率大部分都低於去年底,可是若把鏡頭聚焦公司貸款,接近四成錄得不良貸款餘額以及不良貸款率「雙升」,惹人關注內地企業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還款能力。
不良貸款比率本質上就是不良貸款餘額除以整體貸款餘額,就算不良貸款多了,若貸款增幅更大,不良貸款比率就會下降。
過去兩周有多達28家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放榜」,6月底不良貸款餘額比起去年12月底有所減少的只有4家,整體不良貸款餘額半年內新增455億元(人民幣‧下同)或3.04%,不良貸款率持平或下跌者多達24家。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中國農業銀行(01288)均見東北地區不良貸款率上升。
不過,若看職位創造者——企業的不良貸款則有另一番景象,事關多達11家錄得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在今年上半年齊齊上升,主要是規模較小的農商行和城商行。
巨型的建行和工行今年上半年整體公司貸款不良率下降,但細看體量較大的中長期部分,不良貸款餘額分別上升14.17%及15.64%,共涉近379億元,不良率分別上升0.03及0.1個百分點。
4年處置8萬億不良貸款
富瑞金融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不良企業貸款上漲不外乎就是因為房地產業及其上游建築行業,其他行業大部分還可以。以現時內地嚴格調控房地產市場、房企銷售放緩,房地產及建築行業相關的不良貸款難免會有所增加甚至加快。事實上,28家內銀於今年上半年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餘額膨脹超過27%。
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於上周六表示,內地過去4年累計處置了8萬億元不良貸款,相比過去12年累計還要多,又謂高風險影子銀行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了23萬億元。不過,陳姝瑾認為,這很難說是不是回到健康水平,周亮的言論代表內地銀行體系過去幾年每年處置約兩萬億元不良貸款,跟新增的速度大致「打和」,涉及整體貸款規模約2%,比率顯著高於香港以至其他發達經濟體,「算是中國特色」。
就中國華融(02799)深陷財困,同業中國信達(01359)也準備投放資源拯救華融,她認為,內地處置不良貸款的速度會維持較高水平,屢次強調「回歸本業」的華融也必定會繼續管理不良資產的業務。
優先調整結構 拖慢社融
另一方面,內銀的增長動力傳統上來自貸款增長,然而,內地7月份新增社會融資規模按年倒退37%,金額下降至疫情後低位,今年首7個月總和按年減少約16%,引發外界對內地投資信心的猜測。其中,交通銀行(03328)行長劉珺據報8月底於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過去兩個月企業信貸項目按年略有下降,但個人信貸需求整體變化不大。
陳姝瑾分析,內地社融增長上季無疑有所放慢,主要是企業資本投資已於首季有較明顯補充,亦與地方政府債務融資步伐有關,同時中央嚴控向發展商融資和個人住屋按揭,以及消費金融平台早年向年輕人滲透得過快而槓桿升得較高後,監管機構決定整治。
這是否官方樂見的現象?她認為「要看甚麼時間」,現時看內地第三季及第四季的經濟增長勢將會放緩,但全年計還可以,因此現在以調整結構優先,可是內地經濟失速令失業問題惡化,控制金融風險方面就會有所放鬆,事關就業是一個政治問題。
內銀6月底企業類不良貸款狀況內銀6月底企業類不良貸款狀況
內銀6月底企業類不良貸款狀況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