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國經濟再陷收縮

內地製造業PMI創疫後最衰。 內地製造業PMI創疫後最衰。
內地製造業PMI創疫後最衰。
製造業疫後最衰 服務業PMI下滑 汛情影響新訂單 受制防疫零容忍
中國經濟放緩情況較預期嚴重,國家統計局公布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按月跌0.3個百分點至50.1,不單止是自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以來最低,表現也遜於預期的50.2。同期非製造業PMI更跌穿50盛衰分界線,報47.5;綜合PMI指數亦跌至48.9,同為去年3月以來首次跌入收縮區域。
經濟分析員認為,中國經濟驟然降溫,與疫情或7月時的洪災不無關係,其影響將持續,當局實有需要以低利率、低匯率等寬鬆貨幣政策來撐經濟穩增長。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解讀數據時表示,8月份製造業擴張力度減弱,景氣面收窄。調查的21個行業中,有10個行業PMI位於景氣區間,較上月減少3個。
他承認市場的需求有所減弱,新訂單指數為49.6,比7月低1.3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8月高耗能行業新訂單指數回落較大,對製造業總體負面拉動明顯,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化學纖維及橡膠塑膠製品等行業新訂單指數連續3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下,反映市場需求持續回落。
此外,有調查企業反映受到疫情及汛情等因素影響,原材料供應及產品交付不暢,生產周期延長,新接訂單因此而減少。
野村證券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及其團隊發表報告,預料官方非製造業PMI在9月可望大幅反彈至52,重回擴張區間,這歸功於中國成功控制早前新一波的疫情,重啟社區活動。
然而,由於當局對疫情零容忍,萬一其他變種病毒肆虐,服務業在未來幾個月將再受打擊。
下半年經濟料續偏弱
該行又料9月官方製造業PMI維持約50水平,雖然製造業在新一波疫情後回復,但其增長將被當局的樓市調控措施所拖累。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放緩,原因是受到變種病毒、樓市降溫、出口放緩,以至碳中和計劃等原因打擊。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暨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則表示,內地PMI下行是可以理解,一方面是疫情變化,加上對供應端的破壞,預料下半年經濟持續偏弱,因此財政政策將更寬鬆,以對沖疫情的影響。
該行預測,今年全年中國經濟按年增長為8.2%,明年則增長5.8%;今年底通脹2.8%,明年底1.6%;今年內地10年期國債利率為2.8厘,明年升至2.9厘;今明兩年人民幣偏強勢,人民幣兌每美元將維持在6.4水平。
中國需要「放水」撐經濟,但另邊廂美國卻有機會加快「收水」,里士滿聯儲銀行前行長拉克亦在另一個訪問中表示,過去半年的通脹是自1983年的新高,且風險持續。他批評美國聯儲局偏離了防患未然的政策,主席鮑威爾宣稱通脹可控,但實質操作或相當於截肢手術般嚴重。
拉贊批聯儲收水「歎慢板」
曾於2013年批評美國「收水」太快的印度央行前行長拉贊(Raghuram Rajan)也批評,本回美國聯儲局取消疫情期間的貨幣刺激措施「歎慢板」,稱聯儲局以為在高齡化、自動化和全球化等較長期通脹減緩(Disinflation)的力量下可以慢慢緊縮,殊不知後疫情時代的最大分別,是政府財政支出龐大,從而構成風險。
內地服務業PMI下滑。內地服務業PMI下滑。
內地服務業PMI下滑。
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走勢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走勢
製造業及非製造業PMI走勢
綜合PMI表現綜合PMI表現
綜合PMI表現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