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經濟起伏霧裏花 中美博弈非朝夕

近期中國經濟發展欠順,反觀美國經濟增長有超越中國之勢,乃近年鮮見局面。除非是打一場熱戰,否則兩強爭霸無捷徑,經濟競賽屬漫漫長路,非一、兩季增長快慢可以下判語。綜觀如今兩者經濟起伏不一,全因防疫策略、貨幣政策及博弈戰略大不同。惟畢竟疫情總會過去,目前中美內部皆處於關鍵的轉折期,即美國超寬鬆貨幣政策面臨逆轉,而中國則進行監管風暴,國進民退,兩者皆須保持內部市場平穩過渡,始有條件捕捉疫後新增長周期機遇,吸引資金落戶,拋離競爭對手!
美國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幅達12.2%,明顯高於中國同期的增長7.9%,且近日中國公布的7月經濟數據亦遜預期。首先,這主要是由於中美防疫策略各異,去年首季中國果斷封城防疫,至翌季經濟最先回揚,故今年的比較基數效應亦較快消失。反觀美國,去年次季疫情仍十分糟糕,經濟尋底,故去年同期的比較基數是不正常的低,且今年初拜登上場後即推出萬億美元計的刺激經濟措施,配合疫苗接種及經濟重啟,經濟正處於增長高峰。
其次,近年中國強調不搞「大水漫灌」,即使7月中全面降準也是出於為經濟補底而已。反觀美國不斷放水催谷經濟,料截至9月底止的年度聯邦財政赤字將達3萬億美元,佔GDP比重料將升至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次高水平。中國審慎理財,力控槓桿,美國則大灑金錢,造成眼前經濟增長有緩急之別,惟放任印鈔終歸要付出代價。
此外,中美各自面對近憂遠慮,戰略亦大不同。近期中國頻現天災,救災和重建難免拖慢增長。另考慮到中概股赴美上市涉及的數據安全風險,長遠必得正視,中國選擇藉7月初的滴滴風波推動監管風潮,導致科網股市值大蒸發,中概股氣氛受挫,且監管風暴正從網絡平台經濟蔓延至教育、醫美、房地產等行業,短期需求及就業難免受挫。
至於美國,貨幣政策正值求變之時,寬轉緊時間表尚拿捏不定,但原材料及運輸等價格續升,通脹問題殺埋身。適逢這段時間中國概念在擠水分,資金流往美國參加「收水」前的最後派對,加劇資產泡沫。如何確保幣策順利逆轉,避免引發金融市場動盪,正是如今聯儲局最頭痛的事。刻下美中經濟看似是一強一弱,實際上各有憂慮,難言得出勝負。
美國月底將公布疫源調查報告,不排除只是用以聯合盟友制華的一隻棋子。這起國際事件是否美國自行作出調查可以說了算,相信國際社會自有公論。惟整體上,中國選擇主動籌謀,透過加強監管與整頓去除風險、梳理資源;美國則繼續在國際間招盟友耍手段,卻無助改善內部經濟競爭力。
因此,眼前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實不足懼;美國的提速增長亦不足喜。世界大事往往如煙似霧,尤其身處百年未有的大變局,投資者更應站得高,看得遠,每事不忘兩強爭霸的主軸,自然不易迷失。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