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宏觀視野:華毋須收水 利好股市

人民銀行暫無需要去收緊貨幣政策。 人民銀行暫無需要去收緊貨幣政策。
人民銀行暫無需要去收緊貨幣政策。
內地公布了7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及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後,資金流入經濟復甦的傳統板塊,包括內銀、水泥、機械等,曾帶動恒指再次挑戰26,500點。中國7月CPI按年上漲1%,其中,城市上漲1.2%,農村上漲0.4%;食品價格下降3.7%,非食品價格上漲2.1%;消費品價格上漲0.6%,服務價格上漲1.6%。至於1至7月,全國CPI較去年同期上漲0.6%。而7月份全國PPI按年上漲9%,按月則上漲0.5%;工業生產者進口價格按年上漲13.1%,按月則漲0.9%;1至7月平均值較去年同期上漲5.7%,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則上漲7.9%。
通脹分化 廠商恐虧損
要留意PPI升幅遠遠大於CPI,數據反映:上游通脹發酵,下游加價乏力的情況,而中國PPI與CPI形成的差距在7月達8個百分點,創史上最大。出廠價格雖升得多,但下游CPI卻沒有受惠,帶來的經濟後果料是負面。因為下游廠商成本上升,銷售價格升幅卻較慢。若廠商價格再不調整,產品賣出的毛利率必然下降,令部分毛利率較低的廠商面臨虧損。
要壓制CPI上揚,傳統上會用收緊貨幣政策去解決供給問題。然而,現時經濟不是過熱,收緊貨幣政策可能傷害正常的經濟復甦。當前疫情還遠未看到終點,經濟復甦也極度不平衡,估計人民銀行在經濟復甦大於一切的前提下,不會收緊貨幣政策,亦是滬綜指周一上升的原因。
再者,今次CPI攀升主要由於非食品價格上漲2.1%,增幅比6月擴大0.4個百分點,導致CPI上漲約1.7個百分點。以按月比較,食品價格下降0.4%,減幅比6月收窄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另外,食品價格上升是受部分地區颱風、強降雨等極端天氣影響,鮮菜生產和儲運成本增加,價格由6月下降2.3%轉為上漲1.3%,屬短暫因素,而豬肉供給持續增加,價格雖下降1.9%,但在儲備豬肉收儲政策支持下,降幅比6月大幅收窄11.7個百分點,數據證明物價上漲問題應屬短暫,人民銀行毋須以收緊幣策去處理問題。
續遏炒賣 免物價太貴
不過,內地早前再次重申,要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儘管PPI上升的部分原因是受天氣因素影響,但同時上游價格受國際原材料供應緊張有關,鐵礦石、原油、銅材等7月進口價格按年大幅飆升,而近日官媒再發文指摘「炒芯」也是由於全球供應緊張,令炒家有機可乘。因此,炒賣所形成的價格上升,中央政策一定嚴打。過熱需求會面臨重拳壓制,例如房地產,以避免經濟過熱時,再推高物價。總括而言,內地貨幣政策不需要收緊,惟物價炒作絕對看得緊;前者有利股市,後者拖累部分板塊。
獨立股評人 林嘉麒(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