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人力量化策略跑贏標指

艾瑞利指,科技股較符合他所提倡的理論,一般佔其組合兩至四成。 艾瑞利指,科技股較符合他所提倡的理論,一般佔其組合兩至四成。
艾瑞利指,科技股較符合他所提倡的理論,一般佔其組合兩至四成。
行為經濟學大師拒睇財務 揀重視員工成長企業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大師之一的美國杜克大學教授艾瑞利(Dan Ariely)走出象牙塔,運用其關於人類行為規律的學術研究進行投資,據報他所謂「完全不看財務」投資策略之回報能擊敗標指——買入人力資本最佳、可培養員工成長的企業。按此,現時他傾向重倉科技股。
所謂行為經濟學,據艾瑞利的描述,這派學者相信「人類很易受身邊環境的『多餘』影響,也被與事情無關的感情因素左右,思慮不周,從而做出種種(經濟學上)不合理的決定」,於是透過着眼研究人類行動和決策的規律,找出改善制度方法去避免損失。
偏好科企 因較符合理念
中文大學金融學系副教授蔡達銘指,舊派經濟學者認為,市場上總有一批比較「理性」的買賣參與者更懂得發掘和運用資訊,反映在資產價格上,市場於是就能有效運作。不過,後來有另一派學者運用心理學研究發現,其實他們也不是理論中那麼「理性」,同樣會受制於人類的心理弱點,這就是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自1990年代發展起來的背景,而這些現象可謂「放諸四海皆準」。
艾瑞利還開辦名為「不合理資本」(Irrational Capital)的投資研究公司,專門量化企業的人力資本供機構投資者參考。跨國大行摩根大通早前發表題為《引入人力資本因素》報告,指這是回報最高、波動性最低的另類投資策略。
他近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謂,其理論框架適用於任何行業,關鍵都是一家公司要相對公平地對待不同組別的員工(以性別或職級等劃分),締造刺激員工以使命感拚搏的環境,過程中運用行為經濟學的原理考察某家企業積累人力資本之優劣。而剛好科技股似乎較符合有關理念,故一般佔其投資組合20至40%;又謂在人力資本上做得較好的企業,2006年以來平均而言跑贏標指7個百分點。
現金鼓勵不如上司打氣
留住優秀人才無疑是企業的頭號工作,內媒日前就報道,內地新能源車產業正爆發人才爭奪戰。不過,據艾瑞利一項關於提高生產力的實驗,現金獎勵的力量不如想像般強。話說半導體老店英特爾(Intel)一座實行4天工作周的晶片廠,若達到某個產量目標,翌周首日公司會分別向員工派發30美元現金、送出價值30美元的薄餅券,或由上司向工友發鼓勵訊息,結果居然是現金對於提振廠房生產力的作用不如上司的鼓勵持久。
他強調,錢不是不重要,但更核心是員工覺得自己被欣賞和關懷,近年微軟翻身成功不全是因為雲端,其企業文化的改變也很關鍵。艾瑞利直言,企業應設法做到讓員工愛上工作環境,營造人人都願意主動提出創新意見、敢於嘗試的氣氛,這樣才能充分提高資源運用效率,而投資者選擇投資標的時亦不得不察。
艾瑞利艾瑞利
艾瑞利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