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企業稅改細節 各國現分歧

20國集團(G20)在剛過去的財金官員會議所發表的聯合公報為全球訂立15%的最低企業利得稅鋪路。細節有待各國首腦10月於意大利舉行的會議上敲定,但各國開始對細項持不同看法。
韓促豁免中間產品惹反對
現時分歧出現在要求跨國企業將過剩利潤向盈利產生地的政府繳付20至30%稅款,過剩利潤指的是佔收入一成以外的利潤。
南韓政府雖表示同意修改決定,但財長洪楠基會議上討論20至30%的企業稅範圍時,主張南韓企業維持在最低20%,同時把中間產品豁免在企業稅之外。美國財長耶倫表示理解南韓的立場,但洪的主張被大部分國家反對。歐盟經濟事務專員真蒂洛尼在會上表示,一些發展中國家如巴西,一直爭取能獲得更大的利潤份額。法國財長Bruno Le Maire則向傳媒表示,最好的方案是將稅率設在25%,以滿足發展中國家的深切需要。
洪楠基的立場不難理解,事關南韓的大公司不少強項在於最終消費品的部件,就像電池和記憶體晶片,換言之他的提議如果成立,可以為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科技巨擘減輕負擔。
根據目前建議,營業額超過200億歐元的跨國企業將會面對新規則下較辣的稅率,不過,真蒂洛尼指,某些國家正推動將門檻降至100億歐元,一些則希望把若干工業部門跟隨採礦和金融服務獲豁免在新規之外,預計修例最終在10月有定案。
另外,歐盟宣布押後向網上銷售徵稅,被指向美國壓力低頭,以換取全球最低企業利得稅獲美國國會接受。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