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國次季經濟增速恐返「6字頭」

市場普遍預計,內地下半年復甦勢頭受壓。 市場普遍預計,內地下半年復甦勢頭受壓。
市場普遍預計,內地下半年復甦勢頭受壓。
中國首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18.3%,雖破盡史上紀錄新高,但本周四揭曉的第二季GDP數據卻可能後勁不繼。有分析認為,上周五人行全面降準的時間及幅度均超出預期,就已經為內地經濟減速埋下重要伏筆。綜合各大行報告,普遍認為在低基數效應消減下,加上新一輪變種病毒疫情爆發及當前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等因素,為內地下半年復甦勢頭帶來壓力,或令經濟擴張出現放緩。
法國外貿銀行報告指出,儘管零售及固定資產投資於第一季仍有惡化迹象,但4月及5月已錄大幅增長,成為推動第二季GDP增長的重要因素。在仍然有利的基數效應下,加上最新公布的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高於50,顯示第二季國內需求強勁,故料第二季GDP仍可按年升9.1%,全年增長則維持8%左右。
專家估人行第三季尾再出手
中國銀行研究部曾料內地GDP次季增速下滑至7.9%,全年增約8.8%,但需警惕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將成為影響內地經濟最大變數。惟內地經濟增長或勁縮,甚至重返「6字頭」,瑞聯銀行及信貸評級機構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分別估計第二季內地GDP僅升6.1%及6.5%,遠低於外媒綜合市場預測的8%水平。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指,人行是次降準將可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穩定金融市場,從而增強目前內地經濟復甦的可持續性,意味對經濟穩健運行有保駕護航的作用。林氏續料,今年第三季尾人行或再次降準,也將成為下半年刺激實體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之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