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內企擬力拓電動車「芯」臟

比亞迪即將分拆以IGBT為賣點的比亞迪半導體在深創板上市。 比亞迪即將分拆以IGBT為賣點的比亞迪半導體在深創板上市。
比亞迪即將分拆以IGBT為賣點的比亞迪半導體在深創板上市。
內地規模2025年料300億 比亞迪中車時代搶先機
中國研發「水龍頭」也關乎科技自主?對,這裏指的是能控制水流般操縱電力的絕緣柵雙極電晶體(IGBT)。日資券商大和估計,在內地推進科技本地化下,其IGBT市場2020至2025年間每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1%,屆時規模將直逼300億元人民幣,而以比亞迪(01211)和中車時代電氣(03898)等為代表的內地IGBT廠商,潛在市場增長率更達到34%,挑戰現時手執牛耳的德國和日本廠商。
IGBT產品通常是IGBT晶片等組成的模組,其在電動車的頭號用處乃控制其電力頻率,繼而是動力和車速,被形容為整輛車的心臟,亦能將充電用的電源變成車輛需要的直流電、把電力系統的電壓降至車內電器適用的水平,因此不時有人將IGBT比喻為水龍頭。
儘管證券界視電動車為IGBT市場未來最大的增長動力,但其實它也見於變頻冷氣機等尋常家電,亦被用在不同工業和能源場景。廠商產品種類分野在於應用場景之電壓,放在高鐵列車的模組,必須承受比電動車或家電大得多的電壓。
製程要求低 制裁無礙研發
IGBT不需要中國遭美國技術封鎖的10納米或以下尖端製程,方正證券指,德資行業龍頭英飛凌現時最先進的第7代產品,也不過是用300納米(0.3微米)的超成熟製程。華虹半導體(01347)首季收入48.1%來自0.25微米或以上的超成熟製程,包括IGBT的「分立器件」收入佔整體比重平穩,反映了IGBT對公司增長的推動力。
不過,內地IGBT廠商比起德國和日本公司還存在一定技術差距,原因是德日早就是汽車和電機大國,為本國IGBT企業提供成長土壤;以當下中資電動車崛起和中央積極推動潔淨能源,順理成章也有望為中資IGBT廠商提供「國產替代」的機會。中資要追趕的主要是IGBT晶片性能設計,大和估計兩年內應該會有第7代IGBT的「國貨」。
歐資券商瑞銀日前將中車時代的目標價上調至61元,比上周五收市價有兩成七潛在升幅。儘管該企以IGBT為賣點的功率半導體器件業務,預計2024年前都不會賺錢,惟發展比想像中快,原因之一是以內地車廠,尤其是非外資品牌對國貨的興趣日增,該企在內地電動車IGBT之份額有望由去年僅約1%,升至19%,而去年僅佔總收入半成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分部,每股折合價值約26元。
包攬設計生產 成本風險增
中車時代準備登陸上海科創板之際,比亞迪也即將分拆同樣以IGBT為賣點的比亞迪半導體在深圳創業板上市。不過,大和分析師劉偉健認為,比亞迪近日反彈最主要因為車市,跟半導體業務上市關係不大,進一步催化作用要待招股書被上載、市場再作分析後始有機會釋放。比亞迪半導體去年純利倒退31.11%,連跌兩年,淨利潤率僅約4%。
劉氏續稱,比亞迪汽車銷量增長仍會保持一定動力,主要是「漢」系車暢銷,早前推出的插入式充電車型「秦PLUS」性價比高,亦錄得不俗銷情,電動車的續航距離也會繼續延長,現給予該股276元目標價。
要留意的是,比亞迪和中車時代都包攬晶片設計和生產於一身,就連在上海上市的內地IGBT龍頭斯達半導體,也準備自設廠房,逆當今晶片設計與生產分家的主流,承擔一般晶圓廠的成本風險。瑞銀亦提醒,中車時代業務仍以軌道交通裝備為主,業績也受內地基建投資左右。
華虹分立器件收入趨增,成為公司主要生意來源華虹分立器件收入趨增,成為公司主要生意來源
華虹分立器件收入趨增,成為公司主要生意來源
2025年內地IGBT預測市場分布2025年內地IGBT預測市場分布
2025年內地IGBT預測市場分布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