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收緊貨幣政策陷兩難
去年疫情爆發期間,全球央行均有參與「放水」盛宴,故通脹壓力不限於中國。對於其他亞洲新興經濟體,雖然通脹壓力大增,但疫情仍嚴峻,經濟活動未完全恢復。若過早收緊貨幣政策,或產生負面影響,故央行亦陷於兩難局面。
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市場經濟師沈曉瑩表示,近數月以來,亞洲通脹壓力一直上升,南韓消費通脹率加速上升至9年高位,印度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按年大幅上漲至6.3%。她表示,雖然基數效應可解釋該上漲趨勢的部分原因,但供應的瓶頸,以及食品和能源價格上漲也帶來影響。
她續指,短期內通脹趨勢將維持於高位,超出大多數亞洲新興市場央行所設的目標上限,這可能標誌着降息周期的結束。未來隨着經濟逐漸恢復增長,亞洲各地政府將慢慢收回刺激措施。
印度放水反釀資產泡沫
然而,一些外向型經濟體的復甦相當緩慢,如依賴旅遊業的泰國,於6月初宣布推出4,730億元泰銖的刺激方案,試圖為經濟提供動力。而印度在通脹壓力高企下,甚至表明願意推出更多刺激政策。惟有分析指出,在疫情最嚴重的5月,印度股市創歷史新高,可見央行釋放的資金可能未有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形成了資產泡沫。種種迹象均顯示,亞洲各地正陷於貨幣政策的困局。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