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杜絕摩廈經濟魔咒

深圳賽格大廈的搖晃事件,終惹來監管機構出手。 深圳賽格大廈的搖晃事件,終惹來監管機構出手。
深圳賽格大廈的搖晃事件,終惹來監管機構出手。
發改委禁新建逾500米高樓 花樣年即遭唱淡
金融市場一直有所謂「摩天大廈魔咒」之說,意指某地凡有超高大廈建成,當地經濟就會出事。不過,這魔咒未來或不會再在中國出現,主要由於樓高355.8米的深圳賽格大廈早前搖晃事件,惹來監管機構出手。國家發改委日前正式發出通知,有關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確保安全質量,規定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
發改委的通知又嚴格限制250米以上的新建築,若確定需建設,就要結合消防等專題論證進行建築方案審查,並上報住房城鄉建設部作備案。
高度每創紀錄 例出事
所謂「摩天大廈魔咒」,是在1999年由德意志銀行駐香港研究主管Andrew Lawrence最先提出的「摩天大廈指數」(Skyscraper Index)而來。他發現,每次有摩天大廈的高度刷新紀錄,落成期前後總會發生經濟衰退或股市蕭條,例如1998年馬來西亞雙子塔啟用,同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2010年全球最高大樓杜拜哈利法塔落成,主權基金杜拜世界亦在前一年宣布延遲還債,引發區內股災,最後要由「鄰居」阿布扎比出手打救。
根據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CTBUH)數據顯示,中國是全球摩天大樓總數最多的國家,惟至今內地仍未出現經濟災難。要數最接近的情況,是有「中國第一高樓」之稱、高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於2008年動土,當年就出現了全球金融海嘯,至2014年該大廈被指出租過程不順,要特意聘用外資經紀行吸國際租客。巧合是,2014年首季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降至7.4%,增長創24年新低。
支持「摩咒」的理論指出,經濟周期上升往往伴隨貨幣供應大增、利率下跌,然後價格被扭曲,改變了資源的分配,資金容易流入興建摩天大廈等長線工程。當周期升至頂部,其後就自然便是走下坡。
反對「摩咒」者則指,摩天大廈一建便是幾年,期間出現經濟問題絕不為奇,可謂「信則有、不信則無」。不過,內地公司近期債務問題頻生,內地美元垃圾債近日更遭受大手拋售,導致債價下跌,觸發孳息率連續兩周攀升,周二更升至10.2厘,創去年5月以來高位,昨日早段已稍微回落。
恒大信用風險續發酵
在中資企業發行的美元債中,中國恒大(03333)旗下票據表現最差,2025年到期債券本周迄今下跌6美仙,至60.1美仙,顯示其信用風險仍在發酵。
評級機構惠譽將另一間內房公司花樣年(01777)的評級展望由「穩定」下調至「負面」,確認其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為「B+」,屬於垃圾債券級別。下調展望主要反映該企淨負債較經調整庫存比例上升。縱然惠譽相信該企有足夠流動性和彈性計劃,償還今年到期美元債券,可是公司在債務資本市場長期積弱,對公司信用情況或構成負面影響。
內地最高大廈排名內地最高大廈排名
內地最高大廈排名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