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保賣地財政收入 樓價難大冧

專家認為內地低通脹時代告終不無原因,其中最重要一環是樓價。縱使內地政府不斷強調「房住不炒」,但也不樂見樓價大跌,主因是單計去年,內地賣地收入高達8.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國財政收入約18萬億元的44%,更佔地方財政收入84%。今年1至5月,賣地收入亦達2.61萬億元,按年增23.9%,故樓價一旦失控大跌,影響絕非僅在民間,同時預示樓價難拉低通脹。
加速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為了穩定樓價,內地將有一連串舉措,尤其在稅收改革、保障性住房及租賃市場發展。本月初,中國財政部等4個單位發布通知,將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等4項政府非稅收收入,由原來的地方政府部門徵收,劃轉稅務部門徵收,7月1日起在河北、內蒙古、上海等地試點先行,並在明年1月1日起全國實施。
國務院上周五舉行常務會議,表示保障性住房多年來不僅改善了住房困難群眾的居住條件,也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故有需要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從10月1日起,住房租賃企業向個人出租住房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徵收率減按1.5%繳納增值稅等。
全國房地產商會聯盟主席顧雲昌表示,未來住房租賃市場發展,最重要的是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結構和供應主體,例如有保障性的公租房、有政府補貼的租房、有市場化的長租房等,都有各自的目標客戶。租賃市場土地供應也將更加豐富,包括傳統土地供應、集體建設用地、閒置土地等。這些都有利於增加租賃房供應,穩定租金水平。市場人士認為,租金一旦穩定,亦有利穩定樓價。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