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華經濟一波三折 內外交困難報捷

今年以來,內地經濟一波三折。雖然首季在低基數下錄得破紀錄增長,但次季障礙重重,先有大宗商品價格變本加厲,致使原材料甚昂貴,適逢晶片荒及航運緊張加劇,衝擊製造業,最近又疊加出口大省廣東爆疫情,官方最新料全球第四大港口鹽田港最快要6月底才復原,急單要轉移。居民消費審慎,內需增長步履不穩,從5月數據遜預期得以佐證,實不令人意外。時值歐美抗華聯盟見雛型,美俄領導人枱底勢有交易,國際地緣政治風雲變色,內外交困,下半年考驗更大!
雖然新冠疫苗早已啟動接種,但全球疫情未退,次季亞太區更見反彈,越南及台灣淪陷,世上再無「防疫模範生」,個別目前尚處封鎖狀態,影響的不僅是產業鏈穩定,更打擊了區內需求,國際旅運恢復無期。要知道,去年東盟是內地最大的貨物貿易夥伴,疫情肆虐影響非輕。
疫情揮之不去,氾濫的游資趁塞船、塞港口而乘虛而入,炒起大宗商品,如銅、鋁、鐵礦石,總之數得出的貴賤金屬期貨都在爆炒。廠商面對原材料價格飆升而疫下漲價空間有限,加上次季人民幣升勢明顯礙及出口競爭力,部分工廠寧願停工停產、蝕訂退單;消費者眼見百物騰貴,花錢意欲受壓,這些都不利實體經濟,更甚是播下社會不穩定的種子。
故見5月以來,內地當局為了求穩,大力打擊商品炒風,最新更命令國企須上報大宗商品的衍生產品持倉,即監察有否透過槓桿作單邊押注。此舉明顯是要穩控內部物價,巨企須與政府行動一致,務要推倒價格為止,同時要力避諸如去年油價見負數後的「原油寶」事件重演,絕不可令內地再次受外部金融風險的威脅。
誠然,觀乎5月內地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皆遜預期,是經濟增長放緩的警號,若不能管控通脹,就會出現經濟增長低於通脹的「滯脹」困局,即民眾荷包縮水。5月通脹之所以能壓至僅1.3%,多少是靠豬價大跌等因素促成。然而,面對美國通脹壓力持續升溫,且聯儲局未有收水迹象,銀紙氾濫造成的溢出效應,遲早也會傳導至內地,難怪一眾財金官員痛斥歐美貨幣政策有攬炒之虞。
總而言之,內地經濟中短期宏觀變數甚多,疊加長期結構性問題如勞動力短缺及高齡化人口,前路絕非坦途。更難料的是國際形勢詭譎多變,美俄峰會後,拜登政府必然會在科技與金融戰上精準出擊,股民真的別奢望大牛市。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