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新舊股王邊隻值博?
騰訊遭最大股東減持 中短期難免受壓
近月騰訊負面消息接踵而至,公司第一大股東南非Naspers於4月透過旗下Prosus出售1.91億股騰訊,相當於2%的已發行股本,套現約1,141億元,每股作價595元,較公布前一天收市價629.5元折讓5.48%。配售股份雖未對騰訊股價造成太大變動,但南非股東於過去5年僅於2018年初減持,同樣是2%,及後騰訊股價見頂,由463元跌至249元見底,跌幅近五成。若投資者相信Naspers目光,即騰訊有很大機會已見浪頂,中短期股價或受壓。
字節跳動購遊戲商掀競爭
公司亦面對行業競爭激烈,首先是抖音的母公司字節跳動,其發展遊戲業務的策略與騰訊類似,透過自家平台引流用戶到代理小遊戲或自研開發遊戲。而且字節跳動憑藉Tik Tok積累大量海外用戶,首先開拓海外遊戲市場既可避開騰訊在內地遊戲的「壟斷」局面,又可在全球大展拳腳。
今年3月,字節跳動收購由騰訊前員工創辦的中國遊戲公司沐瞳科技(Moonton),又在4月收購有愛互娛(C4-Games),進軍東南亞及日本等;加上旗下幾個遊戲在蘋果公司(Apple Inc.)等應用商店的成績不錯,朝騰訊遊戲王國版圖中分一杯羹的目標又邁進一步。
字節跳動在較早前曾向騰訊提出訴訟,指控後者旗下的WeChat、QQ以「短視頻整治」為由,自2018年4月起對抖音等產品進行了長達3年的「持續封禁和分享限制」,希望法院禁止騰訊壟斷市場行為,同時也會提出近一億元人民幣的賠償要求,惟雙方最後撤銷訴訟。
內地反壟斷 影響細過阿里
騰訊上月因兩宗收購案違反了反壟斷法,遭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處罰,合計罰款僅100萬元人民幣,阿里、美團先後遭市監局立案調查「二選一」壟斷行為,有消息指監管機構準備向騰訊就其壟斷行為開出至少100億元人民幣的重大罰單,但仍很大機會少於阿里的罰款。
雖然反壟斷陰霾未完,但自去年底,內地監管部門公布對阿里展開相關調查,騰訊股價還節節上升,目前市值近6萬億元。可見反壟斷法對騰訊業務影響不及阿里,且騰訊並不是監管當局最大目標。
再者,騰訊已把業務重心轉移至遊戲市場,去年第二、三季網絡遊戲業務按年增逾40%。雖然最近一季的網絡遊戲收入增長放緩,按年僅升17%,但去年第四季海外遊戲收入按年增長達43%,意味着騰訊遊戲業務過分集中在內地的風險將進一步降低。
英准許滙控重啟派息 為散戶打強心針
在2020年初,面對英國脫歐,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英國當局要求「獅王」滙控等多家系統性銀行暫停派息,以確保維持資本充足率來應對市場風險。自從停止派息之後,滙控股價已大打折扣。
不過,由於英國容許銀行恢復派息,該行去年度已恢復派末期息,惟在今年第一季業績中表示不會在2021年派發季度股息,但考慮在今年8月份公布的半年業績的時候派發股息,並在2022年2月份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時或之前派發季度股息,這舉措無疑為大部分收息散戶打了一支強心針。
滙控首季業績報捷,股價亦隨即攀升。該行列帳稅前利潤按年增長78.97%,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按年增長1.17倍,至38.8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第一季收入尚未恢復增長,按年下跌約5%。若然美國提前加息,息差有望擴大,將有望進一步利好銀行股。
地緣風險未除 重組美業務
雖然滙控恢復派息短期內提振銀行股表現,但是仍會因地緣政治變得搖擺不定。中美貿易戰令滙控成為兩國的磨心,之前有傳該行更將會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加上有報道引述美國官方已洩漏的資料指出,滙控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從有權勢且危險的行為者獲得利益」,消息導致股價隨即下挫,曾失守2009年的海嘯價,當日收市報29.3元,創下超過25年的新低。
不過,近日滙控宣布退出美國零售銀行業務,市場憧憬出售事項將會帶來派息,刺激股價拾級而上,曾高見50.85元。
滙控自2019年起重組業務,轉為專注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內地業務是增長最迅速,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市場,香港經濟復甦、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的有利政策、內地強勁的經濟增長引擎,都是滙控在金融科技發展新時代極需要把握的發展機遇。
於2021年第一季,滙控的內地業務收入按年增長14.29%,佔總收入的6.78%。其中,內地市場稅前利潤按年增長49%,佔總額的16.84%。
金融科技興起 傳統行存憂
滙控表示,該行在去年已開始增加對財富管理業務的投入,尤其在香港地區,利用科技應用和數碼化手段進行銷售。
至於新興國家,特別是內地的財富管理市場才剛剛崛起,為擁有豐富經驗的中資銀行和海外銀行提供新的機遇。
但需要留意的是,隨着銀行現代化的改革,數碼化財富管理和金融科技將會成為內地和外國銀行角逐的戰場,滙控不僅面對國內外銀行的競爭,還將要面對虛擬銀行或其他互聯網金融服務供應商的競爭,未來能否把握發展機遇,還需取決於「獅王」的實力。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