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中美晶片戰愈打愈激

中美於科技領域尤其是晶片的角力無日無之。 中美於科技領域尤其是晶片的角力無日無之。
中美於科技領域尤其是晶片的角力無日無之。
格芯傳取消內地公司訂單 在台陸資廠爆離職潮
中美兩國互相猜忌,於科技領域尤其是晶片的角力無日無之,市傳中東資金持有的美國晶片代工廠格芯(GlobalFoundries)單方面取消內地晶片設計公司的訂單,而台灣的工程師正加緊從與中資有關聯的晶片公司離職。
DRAM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科技估計,DRAM供不應求的情況將延續到明年,指遙距辦公和智能家居生活逐漸普及,連同5G、人工智能(AI)、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應用的需求與日俱增,愈來愈多的資訊需儲存和運算。
物資續短缺 電腦廠頭痕
電腦大廠宏碁(Acer)的共同營運長高樹國不諱言,「昨(前)晚根本無法好好入眠」,因為掌管供應鏈的另一個共同營運長黃資婷,半夜仍然還在寫信給供應商「追料(物資)」。黃氏則表示,「空(貨)櫃回頭一直都是有些問題」,運輸狀況現在是頗為辛苦,海運繃緊的問題「沒有解決得這麼快」。
現時供應鏈問題如此嚴峻,對於因先進製程發展不順(現已放棄研發)、近年營運狀況未如理想的格芯來說,可謂一場及時雨,繼與美國國防部持續合作生產軍用晶片後,又陸續拿到超微半導體(AMD)、高通、博通等的訂單,而該企也在籌備上市集資擴充產能。
不過,這家前身是AMD晶片生產部門的公司,據報居然單方面取消了內地晶片設計公司的訂單。究竟甚麼公司被「祭旗」是未知數,也難以證實,事關在當前產能不足的情況下還單方面「翹起」客戶相當難看。業界相信,這是格芯接收一大堆官方合約的交換籌碼,而它亦已被華府鎖定為「美國隊」在成熟製程的主力。
面對美國圍堵,從語言相同的台灣招攬人才,乃內地加速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捷徑,中芯國際(00981)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松便是「人辦」。
然而,據台媒報道,兩家台灣晶片設計公司世芯及金麗科被指承接內地軍方訂單之後,引起市場眾多爭議,造成當地中資背景公司的員工,爆發一場出於政治原因的出走潮;甚至有傳一家在對岸市佔率位列5強的手機廠商於台灣設立的技術研發團隊,近期因為人才流動過快,被迫關閉台灣的據點。聯發科技剛好就在此時宣布擴大招聘,可望接收這批人才。
曾任職內企恐難回流台商
同時,有台灣半導體工程師接受台媒訪問時,提醒有意過檔中資公司的當地同業,履歷上寫待過中資的晶片設計公司,他日若想再回流台企,或會引起面試官的疑慮。
另邊廂,內地出身的台積電業務開發副總經理張曉強日前表示,該公司於3納米製程以下的更尖端的技術上取得突破,包括控制短通道效應(嚴重起來整塊晶片不能用),以及金屬與納米級材料結合、碳納米管電晶體等。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