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Money Views:香港商機與高鐵的「通」和「痛」

中醫強調:「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表示當氣和血可暢順運行至各個臟腑,人便會身體健康,國家也如是,只有四通八達才可促進貿易、帶動經濟,由隋唐時代開闢大運河起始,至今中國大建四縱四橫高鐵網絡,也是為一個「通」字,中國正逐步擺脫外貿靠倚,可藉內部消費帶動經濟,當中高鐵和互聯網幫了一大忙,高鐵可帶來人流和物流,互聯網帶來訊息流。人流、物流和訊息流造就中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的成就。
筆者早年在北京長駐期間,曾多番乘坐高鐵,西至西安、北至哈爾濱、南至江蘇,在四小時車程內,能坐高鐵便盡量坐,因可避免國內機埸經常誤點的情況。
自我隔絕恐淪二線市
高鐵不僅帶來中國國內的貿易,更已開通和歐洲的貿易,中歐班列由武漢可通往德國漢堡,有一個德國生產汽車座椅的廠家朋友,從前是靠海路運輸把製成品運回德國,去年已全改用鐵路,既省時間又省金錢,他們已準備擴大在武漢的生產線,因他們節約的運輸成本令他們更具競爭力,這就是鐵路帶來的好處。
中國從明清開始落後於國際大舞台,主因在於鎖國,目前中國不怕和外國爭一日之長短,逐步開放市場,香港更不應自我封鎖,要知道香港不僅屬於香港人,它是屬於中國和國際的,要有這個氣魄才可把香港再推上高峰。否則,香港自我隔絕以後,倒退為二線城市也與人無尤。筆者寄語港人能想清楚「通」和「痛」的關係。
邵志堯
資深測量師,江西財經大學客座教授
作者:邵志堯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