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暢所欲玄:端午開運養生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不屬於二十四節氣之一,卻是中國流傳已久的傳統節慶。端午又稱為「端五」,「端」是初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廣東人一向有「未食五月糉,寒衣不敢送」的諺語,就是說到了端午,炎夏才算正式來臨,可將冬衣收起。
大多數人對端午的認知,都是與投江自盡的愛國忠臣屈原有關。據記載,楚國大夫屈原曾多次上書楚王勸諫卻不得要領,楚王更將他流放。後來楚國被秦軍攻陷,五月初二屈原得悉此事,憤然寫下《懷沙》後,便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老百姓紛紛划船打撈,並將米飯以葉子包起造成糉子的形狀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吃飽糉子後不會吃屈原的屍身。
古人認為端午是「毒月毒日」,因為氣溫悶熱,人體的氣血也會跟隨熱氣而向外驅散。而且端午是蛇、蟲、鼠、蟻出沒的季節,細菌病毒容易孳生傳播,因此端午前後不妨以艾葉作湯料煲湯飲用,有清暑熱及健脾祛濕之效。 傳說鍾馗是專門除魔斬妖的鬼王,由於五月屬毒月,瘟疫病邪非常流行,而古時的醫學並不發達,因此在端午前後,人們便會於門上貼上專門捉鬼的鍾馗象,祈求遠離病邪。
堪輿學家麥玲玲師傅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